廣州商家注意啦!12月1日起禁止使用“生鮮燈”
南方網訊 經常逛街市的街坊可能會有這樣的體會:在一些檔口買肉、買水果,挑選的時候看著色澤鮮明,肉類紅潤、蔬果新鮮、海鮮光亮,回家后或者回到自然光下,再看卻發現并不“養眼”。這是因為檔口懸掛了特殊光源的照明燈,俗稱“生鮮燈”。那么“生鮮燈”為什么能讓肉類、蔬菜等生鮮食品看起來更加紅潤或新鮮呢?
據廣州質量監督檢測研究院胡博士介紹,這與照明燈具的顯色性和顏色有關。燈光的顯色指數越接近100,對物體的色彩還原能力越強,人眼看到的物體顏色越真實!吧r燈”通過增加特定顏色發光,改變燈具對特定顏色的顯色能力,比如紅色和綠色,讓食品的顏色看起來更加紅潤或鮮艷。
針對群眾反映的“生鮮燈”問題,市場監管總局今年發布的《食用農產品市場銷售質量安全監督管理辦法》(市場監管總局令81號,以下簡稱《辦法》),明確了銷售生鮮食用農產品,不得使用對食用農產品的真實色澤等感官性狀造成明顯改變的照明等設施誤導消費者對商品的感官認知!掇k法》將于2023年12月1日起實施。
據悉,在廣州市市場監管局的指導下,目前華潤萬家已提前完成廣州市內30余家門店照明燈具的自查,全部安裝了顯色指數接近自然光的燈具;錢大媽已完成首批10余家門店照明燈具的更新,待核驗燈具合格后,將按照新標準量產燈具并對旗下門店統一更新;今年納入升級改造的農貿市場也進行了“生鮮燈”改造,例如海珠區新滘綜合市場已經完成了“生鮮燈”改造,其余農貿市場也正在逐步落實禁用誤導性“生鮮燈”,檔主們均已知道誤導性“生鮮燈”即將禁用。
廣州市市場監管局相關負責人介紹,由于此前沒有明確的法律依據,且國內外均沒有“生鮮燈”對應的產品標準規范,我國國家標準《建筑照明設計標準》只規定農貿市場照明的顯色指數不低于80,如何去規范“生鮮燈”應用這個問題一直困擾著基層市場監管部門。
今年市場監管總局頒布《辦法》后,廣州市場監管部門已在全市批發市場、農貿市場、大型超市、連鎖生鮮企業等加大宣傳,要求市場開辦方和經營主體及早籌劃,率先行動,對銷售場所照明等設施進行自查整改,指導經營者選擇顯色指數、色溫更接近自然光的燈具,按時落實新規要求,為其他市場主體“生鮮燈”的改造提供良好范本。另外,廣州市場監管局正在制訂地方標準《生鮮連鎖企業食品經營管理規范》,將對照明設施的色表特征、色溫值、顯色指數等做出更明確的要求。
廣州市市場監管局敦促提醒經營者,如果12月1日后仍然使用對食用農產品的真實色澤等感官性狀造成明顯改變的照明等設施誤導消費者,有可能面臨警告或罰款5000至30000元不等的處罰。
- 4-28· 北京至廣州快速多式聯運班列實現常態化運營一周年
- 3-31· 廣州推出千余套配售型保障性住房
- 3-31· 廣州港航道數字化升級改造示范工程啟動
- 2-17· 廣州地鐵跨省運營 麗江雪山觀光火車今日通車
- 1-13· 廣州:著力打造全球科技創新高地
- 1-6· 廣州東站將告別綠皮火車 汕尾揭陽等地首開直達香港列車
- 1-2· 廣州地鐵運營的大灣區地鐵+城際里程突破一千公里
- 12-19· 廣州南站守護者:以細致入微的服務溫暖旅客每一程
- 11-21· 廣州擬推安居樂業入戶 購房并繳社保滿一年可落戶
- 11-14· 部分商家薅國家政策羊毛 補貼政策出臺后突然漲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