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浦東:實施6“G”計劃 助力中外企業分享新機遇
今年是上海自貿試驗區運行十周年,浦東新區是中國第一個自貿試驗區所在地。記者從11月6日舉行的第六屆虹橋國際經濟論壇“打造引領區卓越營商環境,推動浦東高水平對外開放”分論壇獲悉,浦東正在實施包括大企業開放創新中心計劃在內的6“G”計劃,助力中外企業分享新機遇。
高水平開放,既是歷屆進博會的“高頻詞”,也是上海自貿試驗區和浦東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引領區的“內在基因”。2022年,浦東新區吸引實到外資110億美元,在上海全市的占比超過40%。集聚在浦東的跨國公司地區總部達到443家,其中相當一部分是進博會參展商。
上海市政府副秘書長、浦東新區代理區長吳金城表示,一直以來,浦東積極參與國際經濟合作,當前正在實施6“G”計劃:大企業開放創新中心計劃(簡稱GOI),推動大企業帶動中小企業協同創新;產業數字化躍升計劃(簡稱GID),推進生產效率和產業能級大幅躍升;全球營運商計劃(簡稱GOP),培育跨國公司在華功能復合型總部。全球消費品牌集聚計劃(簡稱GCC),吸引國內外知名商業主體和消費品牌落戶;全球機構投資者集聚計劃(簡稱GIC),吸引世界知名機構投資者資金和項目落戶;國際經濟組織集聚計劃(簡稱GOC),吸引高能級國際經濟組織落戶。6“G”計劃為中外企業分享引領區機遇提供了很好的抓手。
進博會參展企業羅氏制藥參與了浦東的大企業開放創新中心計劃。在羅氏制藥的進博會展臺上,除了展示近30款已上市和即將上市的產品矩陣,還展示了包括“羅氏中國加速器”在內的多項創新成果。作為大企業開放創新中心計劃成員單位,“羅氏中國加速器”于今年9月落成,為初創企業有針對性地提供資金渠道、合作機會等支持。目前,已有十余家本土創新企業脫穎而出,成為加速器成員企業。
下一步,浦東將深入實施自貿試驗區提升戰略,爭取在外資準入、市場開放、跨境數據流動等領域出臺一批創新舉措;啟動建設“絲路電商”合作先行區,擴大電子商務領域對外開放,打造數字經濟國際合作新高地;積極推進浦東綜合改革試點,聚焦完善科技創新體制、助力數字經濟發展、優化土地管理等領域,實現首批授權清單事項年內全部落地;全力打造營商環境示范樣板,打造國際一流的營商環境。
商務部副部長郭婷婷表示,支持浦東充分利用引領區、自貿試驗區、臨港新片區的制度創新優勢,加快推動人才、資本、技術、數據等高端要素跨境流動和高效配置,打造國內大循環的中心節點和國內國際雙循環的戰略鏈接,助力浦東始終成為跨國投資的熱土。
上海市委常委、浦東新區區委書記朱芝松說,浦東將以實際行動把開放、合作、共贏的大門開得更大,與世界各地的朋友共享引領區建設的新機遇。(記者何欣榮、楊有宗)
- 4-7· 上海推動主題公園矩陣提質升級 快樂經濟投資加碼
- 3-31· 上海正構建“嗅覺經濟”生態圈
- 3-17· 上海郵輪旅游入境外籍游客創新高
- 3-17· 上海:首發首秀首展首店掀消費熱潮
- 2-10· 上海鐵路單日發送旅客創新高
- 2-3· 上海浦東打造新春消費新場景
- 1-6· 上海經蘇州至湖州高鐵開通運營
- 12-23· 上海浦東發布外籍人才便利化專項政策
- 12-23· 上海港集裝箱年吞吐量突破5000萬標箱
- 12-19· 上海松江站開通運營倒計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