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好中歐班列開出國門第一關
柴 娜 崔曉涵
10月16日清晨,位于河北省石家莊市高邑縣的石家莊國際陸港一派繁忙景象。一輛輛集裝箱卡車依次停靠在檢箱平臺旁,等候開出國門的第一道“安檢”。
“貨物來自河北保定,品名是機器人設備,沒有偏載偏重……中歐班列開行時間長、距離遠,貨物裝載的牢固性至關重要。”中國鐵路北京局集團有限公司石家莊貨運中心專用線貨運員楊曉利落地打開其中一個集裝箱箱門,鉆入箱內核對貨物信息并確認裝載情況。他平均10分鐘查驗一個集裝箱,每天要查驗約100箱,最多時可達150箱。
接受嚴格的查驗后,集裝箱被卡車運往鹿泉海關在該陸港內設置的海關監管作業場。客戶在這里就能完成中歐班列屬地報關全流程,實現報關零延時、查驗零等待。
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提出10年來,石家莊國際陸港從規劃布局到擴容發展,充分利用石家莊地區的鐵路樞紐優勢,乘著中歐班列高質量開行的東風打通了國際物流新通道。如今,這里成為京津冀內陸地區唯一實現常態化開行中歐班列的核心陸港,為京津冀協同發展注入了“鐵動力”。
10時許,滿載著機械設備、服裝、汽車配件等貨物的X48422次中歐班列整裝待發,開啟前往俄羅斯謝利亞季諾的15天旅途。
“一看鎖頭入位,二看箱門關閉,三看施封到位,四看箱體車體狀態良好。我們要把好中歐班列開出國門的第一關。”貨運值班員劉利峰正在全方位檢查該班列的每個細節,探身、仰頭、側目……一共55節裝載集裝箱的車輛,他要步行約2公里,一節不落,從頭查到尾。
雖已是深秋時節,中午的日頭打在劉利峰的臉上依然有炙熱感,汗珠從他的安全帽里順著臉頰流下。“班列開行初期,只有石家莊本地的一兩種貨物,現在有邢臺的自行車、高邑的瓷磚、保定的汽車配件、邯鄲的標準件、天津的日用品、北京的服裝……看著中國制造的貨物坐著中歐班列走向世界,我驕傲!”劉利峰笑著說。
2018年6月,石家莊國際陸港開行首趟中歐班列,河北本地產品坐著火車前往莫斯科。2020年8月,來自俄羅斯的葵花籽油搭乘第一列回程班列,歷時13天抵達石家莊,拉開中歐班列(石家莊)往返常態化運營的序幕。2021年7月,該陸港實現貨物“一張提單、一趟專列、一次性貫通海鐵運輸全環節”,大幅節省了運輸時間和資金成本,石家莊成為京津冀地區首個實現“一單到底”國際海鐵聯運的內陸城市。
近年來,石家莊貨運中心加強與企業協調聯系,強化貨源組織和運力安排,發揮圖定班列定日、定時運輸優勢,落實班列快速對接、配空、裝車、掛運“四優先”措施,提升運輸組織效率。2022年,他們協助企業新開辟2條貨物線路,配備龍門吊、正面吊等設備,裝車能力提升50%。
目前,石家莊國際陸港已開通至俄羅斯、白俄羅斯等10余個國家和地區的8條班列線路,連點成線、織線成網,積極為京津冀地區對外開放、服務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貢獻力量。
- 1-20· 西安中歐班列開行量超過25000列
- 1-20· 中歐班列跑出高水平對外開放加速度
- 12-19· 中歐班列跑出吉林對外開放加速度
- 12-12· 中歐班列新突破,澎湃發展新動能
- 12-2· 中歐班列跑出開放加速度
- 11-18· 中歐班列累計開行破十萬列 “鋼鐵駝隊”邁上新臺階
- 11-18· 中歐班列開行突破10萬列 發送貨物超1100萬標箱 貨值超4200億美元
- 9-19· 中歐班列連續6個月單月開行數量突破1600列
- 8-29· 中歐班列“東通道”通行量突破3萬列
- 8-22· 中歐班列“東通道”通行量突破3萬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