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給創新如何“接住”需求上新
景區景點人氣旺盛、熱門展演一票難求、賽事活動火爆出圈……今年以來,旅游消費熱潮持續點燃,為經濟注入了強勁動力。
日前在天津舉辦的第十三屆中國旅游產業博覽會上,旅游消費復蘇與升級跡象處處可尋。面對“旅行熱”,業內人士認為,旅游產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需要提速,從而滿足旅游消費新需求。
新需求推動市場升溫
在本屆旅博會上,來自世界各地的嘉賓游客現場品各地美食、賞文創產品、論文旅發展,展現著我國旅游消費新趨勢。
“賽事演藝”旅游正在成為熱門標簽!按錌A”火爆出圈、演唱會一票難求,“展演+住宿”的旅游模式,滿足了跨區域游客的文娛需求,也有效帶動目的地旅游消費。前來參展的貴州黃果樹智慧文旅有限公司負責人馬伍告訴記者,“村BA”火了以后,黃果樹瀑布景區客流量明顯增多,特別是來自天南海北的年輕人多了起來。
作為“曲藝之鄉”,天津演藝市場全面回暖,打開各大演藝票務平臺,演出排期滿滿當當,諸多演出開票即售罄!懊繄鲅莩龇错懚己芎,市場回暖給了我們很大信心!碧旖蚯缋饰幕瘋髅接邢薰究偨浝砟虑缯f。
研學旅行是暑期旅游市場新熱點。本屆旅博會上,不少地區將研學旅行作為重點板塊向觀眾展示。河南創新實踐教育有限公司品牌傳播部主管崔琳祎說:“我們歷時兩年制作的課程于今年4月進入市場,一直處于供不應求狀態,下一步將挖掘更多紅色資源。”
鄉村旅游也是今年旅游消費一大亮點。攜程數據顯示,今年“五一”期間,鄉村游整體訂單規模已經恢復到2019年同期的242%。
“今年暑期,兩座民宿收入近80萬元,大大超出預期。”天津市薊州區羅莊子鎮“90后”回鄉創業青年王福磊是鄉村旅游受益者,他十分高興地向記者介紹。
在旅博會北京展區,韓建文旅集團副總經理張建超不停地向觀眾介紹自己經營的民宿小院。他說,以前鄉村旅游主要是景區和農家樂,現在已經升級為娛樂、康養、采摘等一體化的綜合旅游模式。
供給側短板不容忽視
旅游消費需求持續釋放的同時,傳統景區景點“冷熱不均”、高品質資源供應不足等供給側結構性矛盾日益凸顯,成為困擾游客和旅游從業者的主要問題。
——傳統景區“冷熱不均”。今年以來,由于游客出行需求激增,不少熱門旅游目的地人滿為患,影響了消費體驗。同時,也有一些景區未獲青睞。以北京為例,“搶票潮”主要集中在故宮等熱門景點,一些普通博物館和郊區旅游項目則少受關注。業內人士認為,旅游行業同質化等結構性問題積累已久,行業爆發式復蘇加劇了供需矛盾。
——新興需求難獲滿足。當前,年輕一代逐漸成為旅游主力軍,對高品質、個性化的消費體驗提出了更高要求。重慶圣東旅居裝配式建筑技術有限公司董事長李興華坦言,觀光旅游正朝著沉浸式、體驗式的休閑度假旅游轉變,旅游熱點出現后,從業者容易一哄而上,導致項目同質化嚴重。中國國家博物館經營開發部副主任朱曉云表示,游客逛館越來越精準化,博物館若不及時與觀眾“對話”,游覽服務和產品設計就可能落伍。
——服務保障還需提升。不少游客反映,部分景區的餐飲、講解等服務質量有待提升。李興華說,許多旅游項目的服務意識不夠,服務體系不完善,服務標準不明確,需要整個行業去努力改變。天津花之冠國際旅行社副總經理曹威說,旅游行業還存在惡性競爭和不誠信經營現象,直接影響了旅游市場的服務品質。
亟待重塑競爭新優勢
業內專家普遍認為,過去靠“坐收門票”的傳統旅游產業發展模式一去不復返,新的秩序正在構建。旅游產業正經歷由短期市場復蘇向長期高質量發展轉型的關鍵時期,亟須提升行業競爭力和創新力,構建競爭導向的旅游產業新格局。
首先,堅持以文塑旅,提升行業品質。文化和旅游部產業發展司司長繆沐陽表示,旅游產業高質量發展必須堅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的發展方向,提升旅游文化內涵和品位,以旅游促進文化傳承傳播。中國旅游景區協會理事長姚軍認為,景區要根據自身類型和特色進行旅游產品配置,形成個性化產品,不可走千篇一律的老路。
其次,加強產業創新,激發消費活力。業內人士普遍認為,推動數字化、智能化科技成果在旅游領域廣泛應用,已成為激發旅游消費新活力、壯大產業發展新動能的必由之路。中國電信天津分公司副總經理戴召武說,相關行業對數字技術認識還不充分,講好數字化、智慧化的旅游故事,前景光明。曹威說,很多游客希望在旅游度假中探索“新奇特”,公司便針對性開發了非洲狩獵游等產品項目,廣受歡迎。
此外,壯大市場主體,推動人才回歸。中國旅游研究院院長戴斌表示,過去三年,旅游從業者大量流失是制約行業發展的重要因素。他建議,旅游產業相關政策更加關注產業鏈的修復和產業生態的培育,致力提升小微企業獲得感,鼓勵細分賽道的創新創業企業成長。姚軍也提出,為中小微旅游企業營造公平競爭環境,讓人才回歸,不斷提升旅游業高質量發展的內生動力。
- 4-7· 海南創新監管機制便利種質資源引進
- 3-31· 強創新,延鏈條:江蘇民企揚帆“出海”
- 12-12· “打創新牌”,這家開發區中小企業“辦大事”
- 12-12· 以科技創新之光,照亮交通強國之路
- 11-21· 湖北創新金融服務支持實體經濟 破解科技型企業融資難
- 11-14· 福建創新探索公開數據資源開發利用 讓數據資源活起來
- 10-10· 內蒙古創新綠色金融 “貸”動綠色發展
- 10-10· 創新運輸模式 循環班列打造鋼材運輸“快速路”
- 9-23· 天津創新推動內外貿一體化發展
- 8-29· 以創新為帆,奮力推動鐵路現化化巨輪遠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