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江東新區建設 三年成勢業績亮眼
◎本報記者 王祝華 實習生 謝 卓
記者9月6日獲悉,“GSBN-海貿服務平臺首單散貨跨境貿易海運電子提單貫通簽發儀式”日前在位于海口江東新區的總部經濟區(生態CBD)的海南能源交易大廈舉行。此次業務是國內首單采用電子提單的散貨離岸貿易業務,對海南自貿港建設具有重要的里程碑意義。
海口江東新區建設始于2018年6月,是海南省海南自貿港建設的重點區域。2020年6月3日,海口江東新區正式掛牌“海南自由貿易港海口江東新區”。
3年來,海口江東新區緊扣打造“海南自由貿易港集中展示區”和“現代服務業示范區”定位,圍繞基礎設施建設、重大項目落地建設,招商投資等方面全面提速,聚焦“4+X”產業發展方向,在臨空經濟、新金融、消費精品、數字智慧及出口型、外向型產業領域取得一系列亮眼成績。
營商環境助力高質量發展
“江東新區的經濟指標大幅度增長,園區營業收入從2019年的189億元增長到2022年的3116億元,稅收從2019年的7億元增長到2022年的57億元,年均增長105%。”海口江東新區管理局負責人介紹。
園區產業發展令人矚目,項目建設快速推進。2020年以來,園區累計招引重點企業356家,其中世界500強企業39家。在總部經濟方面,依托自貿港便利的政策,已重點招引總部經濟型企業80家。在臨空經濟方面,已招引中州航空、華龍航空、中航租賃、傲基科技等53家企業,部分產業初具雛形。截至2023年6月底,海口江東新區累計存量企業28616家,1—6月新增企業數4647家,同比增長36%。
高質量發展離不開高質量營商環境的支撐。海口江東新區緊盯打造一流營商環境目標,大力探索制度集成創新。
近年來,海口江東新區推出的“重點園區‘不找人’‘不見面’‘零接觸’即審即批”案例被海南省委深改辦納入自貿港制度集成創新案例;“工程建設項目‘一件事一次辦好’”案例由海南省營商環境專班認定為省級營商環境示范案例發布。
此外,海口江東新區探索“離岸貿易結算‘事前審查’轉‘事后核查’新模式”等4項案例獲評海口市制度集成創新優秀案例。其中,《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全省統一化、標準化、信息化》于2023年6月獲評國務院自由貿易試驗區第七批改革試點經驗復制推廣案例。
在實施特別極簡審批的基礎上,海口江東新區深化工程審批改革,多措并舉精簡審批事項、優化審批流程、壓縮審批時限,提高審批效率。
目前,在海口江東新區,除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審批由承諾7個工作日壓縮到4個工作日,其余建筑工程施工許可審批事項的承諾辦結時限皆壓縮到3個工作日或3個工作日以下。政府投資類項目全流程審批時限壓縮至14個工作日、社會投資類壓縮至12個工作日、社會投資類小型項目壓縮至5個工作日,行政審批類事項審批時限壓縮90%,實現全省領跑。
民營企業獲得感真真切切
記者走進海口江東新區的圓通海南區域快遞集運樞紐中心操作場,一批批進出港快遞在先進的自動化智能設備上迅速分揀,在規定區域集散中轉。
得益于項目落地江東新區,海南圓通速遞有限公司在海南的總業務量從3年前平均每年38萬件增長至每年1.5億件,同比增長近400倍。該公司總經理王賢飛介紹,圓通海南區域快遞集運樞紐中心操作場(2號樓)項目從落地起就得到了江東新區管理局的全力支持,投入生產后,現在每天處理量可達65萬件,高峰期每天預計處理量達150萬件,時效和質量提升了將近60%。
在海口江東新區加綠巧食品制造業(海南)有限責任公司展示臺上,濃郁的巧克力香氣撲鼻而來,海鹽薯片、橙子姜汁、咖啡爆米花、薄荷黑巧等10多種口味的巧克力一字排開,令人垂涎欲滴。公司總經理孟偉偉介紹,企業生產的巧克力原料來自歐洲、加拿大等地,海南自貿港加工增值超30%免關稅政策是企業落地海南的最大吸引力。
2021年第四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上,加拿大綠色巧克力工廠有限公司簽約落地江東新區。2022年4月,海南工廠一期開始投資建設;同年9月,一期三條生產線已進行投產試運行,目前一年可達到8000萬元的產值。
記者了解到,加綠巧食品制造業(海南)有限責任公司不久前通過了海關高級認證,成為海口江東新區首家通過AEO認證的企業,也是今年海南首家通過AEO認證的企業。該公司將于近期啟動在江東新區高端消費品產業園二期項目,其中包括成立專門研發中心,提升企業研發能力,結合本土特色資源,推出更多綠色天然巧克力。
- 7-4· 海口28條舉措促進跨境貿易便利化
- 7-4· 海口發布28條舉措促進跨境貿易便利化
- 2-26· 山東:新一年,企業穩外貿如何破題
- 2-15· 廣東新增378個充電車位服務春運
- 2-8· 安慶海口長江大橋功能調整獲批
- 1-8· 海口出臺做強工業經濟二十條措施
- 11-13· 海南海口:多功能服務站點為戶外勞動者筑起港灣
- 8-31· 海口:近3萬公頃濕地裝點百姓幸福家園
- 8-28· 山東新舊動能轉換基金:賦予企業創新發展外力
- 3-27· 廣東:新技術、新材料、新能源企業如雨后春筍發展壯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