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受災地區推動補栽搶栽減少農業損失
受臺風“杜蘇芮”“卡努”連續北上影響,農業大省吉林省多地遭遇持續降雨引發災情。當前,吉林省受災地區正推動補栽搶栽等措施,盡可能減少農業損失。
這幾天,吉林省舒蘭市蓮花村田間機械轟鳴,抽水泵24小時不間斷作業搶排內澇。
“一臺抽水泵滿負荷運轉,每小時可抽出2000立方米積水,目前我們3臺設備同時作業,加大排水力度。”蓮花村種糧大戶郭雨亮說。
截至目前,舒蘭市已經完成20多萬畝農田排澇工作,當地還出動大型機械設備,清理農田淤泥,加快平整土地。
前一陣的持續降雨造成舒蘭市開原鎮新開村等地農田過水,農作物受損。隨著積水陸續被排出,開原鎮等地緊抓天氣轉好的時機,實施農田清理、土地平整和秋菜種植工作。
這幾天,新開村村民邵正豐正忙著把當地免費提供的小白蘿卜種子種到地里。
“旱田沖毀了3畝,希望搶種些秋菜,挽回一些損失。”邵正豐說。
“我們計劃補種750畝,主要種植小白蘿卜、水果蘿卜等秋菜。目前,全鎮已經平整土地52.5畝,9月初將完成所有補種秋菜的種植。補種的櫻菜大約30天就可采收,一畝地能產3500斤左右,成熟后會銷往延吉的咸菜廠。”開原鎮農業農機科科長董志輝說。
“水稻過水后容易滋生細菌或發霉,混合噴施殺菌劑、葉面肥很有必要,以此預防病蟲害……”這幾天,吉林省榆樹市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副主任何亞榮始終忙碌在田間地頭。
為盡快恢復農業生產秩序,榆樹市迅速組織排澇力量,相關部門緊急協調調度多臺抽水車輛,開展農田排澇作業。與此同時,榆樹市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迅速組織農技專家,分成8個專家組,深入一線科學指導災后自救,減輕災害對農業生產和經濟發展帶來的影響。
“洪澇災害之后,咱家水稻田已經完成多輪植保,前兩天,無人機連著飛了40多個小時。”舒蘭市平安鎮金星村種糧大戶李學明說。
吉林省農業農村廳成立農業防災減災工作專班,采取“干部+專家”模式,持續跟蹤服務。針對農業生產造成不同程度影響的情況,吉林省農業農村廳堅持因地制宜、因災施策,圍繞農田排水散墑、抓好糧油作物田管等6個方面,推動科學有序恢復農業生產。
截至目前,吉林省農業農村廳組織技術人員2.77萬人次,噴施葉面肥和植物生長調節劑32.2萬畝次。
(記者馬曉成)新華社長春8月23日電
- 12-23· 吉林文旅經濟一線觀察:用好用活一冷一涼兩種資源
- 9-9· 老國企吉林油田“乘新而上”的改革密碼
- 6-24· 吉林:鉛炭電池研發應用取得突破
- 5-27· 吉林:以舊換新政策激發汽車等領域消費活力
- 5-9· 吉林:從會種地到慧種地 智慧農業更新增收賬本
- 4-11· 吉林:中歐班列運輸需求持續旺盛
- 3-28· 吉林:加緊建良田,助力提單產
- 3-14· 吉林推進寒地冰雪經濟加快發展
- 2-8· 吉林全鏈布局冰雪產業
- 2-5· 吉林:過去4年吉人回鄉人數整體呈跨越式增長態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