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南沙以機制創新推進深度開放
新華社廣州6月25日電(記者丁樂)得益于機制創新,粵港澳大灣區人才自由流動正愈加暢通。近日,由南沙區總工會聘請的律師陳永良(中國香港)以工會律師身份順利調解勞動爭議案件。這是全國首宗工會聘請港澳律師參與勞動爭議三方聯調的案件。
走進港澳人士跨境執業服務中心,操作手冊、政策解讀課件等資料指南擺放有序。中心還配備港澳人士跨境執業服務專員,提供多語種咨詢服務。“南沙的執業環境值得期待,服務中心將為港澳相關專業人士提供更多便利和機遇,進一步促進涉稅專業服務行業的發展和壯大。”首位辦理執業登記的香港稅務學會前會長吳錦華說。
一年前,國務院印發《廣州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粵港澳全面合作總體方案》,賦予南沙新的使命:打造成為立足灣區、協同港澳、面向世界的重大戰略性平臺。一年來,南沙聚焦需求精準銜接,規則銜接機制對接加快,取得不少突破。
一年來,南沙不斷創新粵港澳合作模式,法律服務、衛生、建筑、規劃、稅務、旅游等6個領域實現對港澳人士專業資格認可,涵蓋6大產業領域146項境外職業資格認可清單出臺。港澳工程專業人士獲內地職稱、大灣區律師在南沙執業,各種引才模式創新嘗試。
人流之外,物流、信息流、資金流也在加速流動。廣州南沙是全國最早開始跨境電商貿易試點的地區之一,廣州海關針對跨境電商發展需求,通過自貿試驗區與綜合保稅區政策疊加,打造“1+N”保稅監管模式、“跨境電商出口退貨監管新模式”、粵港澳大灣區機場共享國際貨運中心等支持舉措,推動南沙形成跨境電商產業聚集區,吸引160余家電商平臺落戶。
一年來,南沙高水平對外開放門戶能級躍升。以制度型開放為目標,累計形成884項自貿區改革創新成果,被國家和省、市復制推廣409項。2022年外貿進出額總值近3000億元,增長15%。
系列制度創新為南沙高質量發展注入充足新動能,政策紅利釋放,推動南沙國際汽車貿易綜合樞紐、全球優品分撥中心、冷鏈物流分撥中心、全球飛機融資租賃中心、灣區糧食分撥中心、美食美酒分撥中心等新興產業平臺持續壯大。
廣州市大灣區辦常務副主任、市發改委副主任牟治平介紹,接下來,廣州將高水平編制新一輪南沙總體發展規劃,打造廣州城市新核心區;支持南沙探索體制機制創新,爭取實現“南沙的事南沙辦”;加快建設中國企業“走出去”綜合服務基地,加強規則銜接機制對接,在跨境要素便利流動、資格標準互認、市場一體化建設等領域探索一批改革創新舉措,持續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
- 4-28· 北京至廣州快速多式聯運班列實現常態化運營一周年
- 3-31· 廣州推出千余套配售型保障性住房
- 3-31· 廣州港航道數字化升級改造示范工程啟動
- 2-17· 廣州地鐵跨省運營 麗江雪山觀光火車今日通車
- 1-13· 廣州:著力打造全球科技創新高地
- 1-6· 廣州東站將告別綠皮火車 汕尾揭陽等地首開直達香港列車
- 1-2· 廣州地鐵運營的大灣區地鐵+城際里程突破一千公里
- 12-19· 廣州南站守護者:以細致入微的服務溫暖旅客每一程
- 11-21· 廣州擬推安居樂業入戶 購房并繳社保滿一年可落戶
- 11-14· 廣州:房票可購買全市可售的新建商品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