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強向海經濟建設示范城市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發展海洋經濟,保護海洋生態環境,加快建設海洋強國”,對優化海洋經濟空間布局、建設現代海洋產業體系作出戰略部署。北海作為“向海經濟”的首倡地,作為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始發港,作為廣西面向東盟開放合作的重要窗口,向海歷史悠久、向海優勢突出、向海潛力巨大、向海大有可為。我們要認真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堅持以向海經濟統領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著力建設向海經濟發展示范城市,打造“品質北海、魅力北!,推動經濟實現“量”和“質”的全面提升。
堅持把開放作為向海經濟的鮮明要求,加快構建向海發展、開放發展的“大通道”。北海作為全國沿海開放城市,要實施更加主動的開放帶動戰略,以港口建設為重點,全力構建公路、鐵路、港口、航空有效銜接的對外立體交通體系。積極融入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主動服務“一帶一路”和中國—東盟命運共同體建設,打造“一帶一路”開放合作重要節點城市。進一步暢通開放通道,推進交通強區建設試點工作,加快推進合浦至湛江高速鐵路、鐵山港30萬噸航道及碼頭、北部灣國際機場等重大基礎設施建設。全面對接粵港澳大灣區、長江經濟帶發展、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和成渝雙城經濟圈建設,主動參與泛北部灣城市群協同發展,加快構建北欽防一體化開放合作格局,構筑對外開放發展新高地。
堅持把臨港工業作為向海經濟的重要支撐,全力發展體系完備、鏈條完整的“大產業”。突出抓好工業振興,加快培育壯大綠色化工、電子信息、光伏材料、高端紙業、新材料、能源六大主導產業集群,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推進新型工業化,打造制造強市。大力發展以新經濟為主體的高端服務業,鞏固提升文旅產業,做強做優現代特色農業,推動一二三產業協同發展。深入實施重大項目落地攻堅行動,集中“精力、人力、物力”打通項目建設的堵點難點,加快推動一大批重大產業項目落地建設。鼓勵企業加大技術創新投入,推動一批“專精特新”企業或潛在“專精特新”企業總部落戶北海,走創新驅動的新型工業化發展之路,不斷塑造發展新動能新優勢。
堅持把生態立市作為向海經濟的重要保障,努力走出生態優先、綠色低碳的“新路子”。牢固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始終站在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高度謀劃發展,統籌產業結構調整、污染治理、生態保護,協同推進降碳、減污、擴綠、增長。扎實推進碳達峰碳中和各項重點工作,嚴格控制“兩高”項目,加快發展方式綠色轉型。大力發展新能源、清潔能源產業,加快構建綠色低碳循環經濟體系。深入推進環境污染防治,持續深入打好藍天、碧水、凈土保衛戰,實施生態修復工程和生物多樣性保護重大工程,加快推進廉州灣海域清淤工程,提升海岸帶整體生態環境質量,大力推進紅樹林集中連片修復,維護紅樹林生態系統連續性及生物多樣性,確?諝赓|量、近岸海域水質保持全國前列,生態環境質量保持全國先進水平。(本文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廣西壯族自治區北海市委書記 蔡錦軍)
- 1-6· 上海經蘇州至湖州高鐵開通運營
- 7-1· 構建向海新通道 一條世界級運河雛形漸顯
- 4-25· 念好“山海經” 打響“文化牌” 拓展“海絲路”
- 11-30· 成都做強西部新質生產力高地觀察
- 6-8· 向海圖強拓增量
- 5-25· 上海做強首發經濟釋放消費活力
- 3-30· 做強做優做大數字經濟
- 1-9· 上海經濟育新機:煙火升起來、投資熱起來、信心強起來
- 10-27· 上海經濟運行呈現回穩向好積極態勢
- 7-21· 全力做強創新藥引擎 上海生物醫藥產業跑出加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