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與蘇浙皖協同合作 加快長三角科技創新共同體建設
制造功能高分子薄膜的設備,過去約20%的關鍵核心零部件主要依賴進口。為完成這項重大裝備的技術攻關,位于江蘇蘇州的長三角國家技術創新中心有機功能材料與應用技術研究所與位于上海的中國化學智能裝備研究院攜手合作,成功開發出“國產寬幅高速雙向拉伸薄膜成型設備”,一期成果已在江蘇南通的相關薄膜制造企業投入使用。
被稱為“科技體制改革試驗田”的長三角國家技術創新中心,總部位于上海張江科學城,由科技部批復成立,上海長三角技術創新研究院牽頭,聯合江蘇、浙江和安徽相關機構共建的綜合類國家級技術創新平臺,于2021年6月正式揭牌成立。截至2023年5月,長三角國家技術創新中心體系擁有研發人員1.5萬余人,涉及新一代信息技術、新材料、裝備制造、生物醫藥、能源環保等領域,轉移轉化技術成果9000多項,累計服務企業超過2萬家。
“長三角國家技術創新中心立足于推動長三角產業高質量發展,高效組織配置創新資源,為技術團隊提供資金、政策支持和專業化培育,助力科研成果從學術到產業化的轉變。”長三角國家技術創新中心副主任譚瑞琮說。
上海高度重視長三角地區區域創新協同,在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過程中,與蘇浙皖一道,加快長三角科技創新共同體建設,在制度、政策、資源協同方面取得突破性進展。
在制度協同上,長三角科技創新共同體建設辦公室、工作專班、秘書處組織框架基本形成,2022年8月27日,長三角科技創新共同體建設辦公室首次會議順利召開,科技部與三省一市人民政府聯合印發《長三角科技創新共同體聯合攻關合作機制》,三省一市科技部門聯合印發《三省一市共建長三角科技創新共同體行動方案(2022—2025年)》。
在聯合攻關上,2022年長三角爭取國家重點研發計劃資金67.4億元,其中長三角協同實施的資金額56.5億元,協同參與占比84%;在組織方式上,以“揭榜掛帥”方式,推動企業成為創新決策、科研投入、組織科研和成果轉化的主體。
在創新協同上,長三角國家技術創新中心累計在上海和江蘇布局建設專業研發載體93家,與海內外157家高校、科研院所建立戰略合作伙伴關系,與長三角區域317家龍頭企業共建企業聯合創新中心,從企業真實難題、產業發展需求出發對接研發攻關與技術合作,目前已達成技術研發合作超過460項。技術要素市場協同持續加速,2022年三省一市相互間技術合同輸出25273項,技術交易金額1863.45億元,同比分別增長20.3%、112.5%。
上海市委主要負責同志表示,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的重要講話和指示批示精神,把強化區域創新協同擺在突出位置,進一步做實機制、放大效應、打響品牌,攜手共筑科技創新策源地、共建世界級產業集群、共育國際一流創新生態。
- 4-7· 上海推動主題公園矩陣提質升級 快樂經濟投資加碼
- 3-31· 上海正構建“嗅覺經濟”生態圈
- 3-17· 上海郵輪旅游入境外籍游客創新高
- 3-17· 上海:首發首秀首展首店掀消費熱潮
- 2-10· 上海鐵路單日發送旅客創新高
- 2-3· 上海浦東打造新春消費新場景
- 1-6· 上海經蘇州至湖州高鐵開通運營
- 12-23· 上海浦東發布外籍人才便利化專項政策
- 12-23· 上海港集裝箱年吞吐量突破5000萬標箱
- 12-19· 上海松江站開通運營倒計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