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秧專列”用心做好民生實事
隨著黑龍江省春耕生產的全面展開,近日,來自黑龍江省綏化市周邊的700余名“插秧客”,乘坐K5161、K5151次“插秧專列”再度奔赴三江平原開展春耕生產。
糧食是社會發展之基,更是民生之本。作為國家糧食出產大省的黑龍江,其三江平原以盛產水稻著稱,每年春耕季節,當地墾區都需要大量外地民工從事水稻備耕插秧工作。而較為可觀的插秧收益也吸引著省內外周邊市縣農民紛紛前往“淘金”。
為幫助墾區解困,助力農民增收,2000年開始,鐵路部門根據墾區用工需求和客流分布情況,在春耕季節動態開行多趟“插秧專列”,按期接送“插秧客”往返。這些“插秧專列”也成為了黑土地上一道特殊的季節風景線,不僅有效解決了三江平原勞動力不足的問題,更為周邊農民打開了一扇致富之門,成為了“插秧客”們口中的“淘金列車”“致富列車”。
如今,“插秧專列”已經連續運營24年,累計服務農民旅客超180萬人次。低廉的票價,便捷的服務,穿梭于白山黑水的綠皮車,在客運服務的不斷升級中,讓農民旅客的出行體驗越來越美好。據悉,為更好地服務于民,今年鐵路部門貼合“插秧專列”旅客特點,開設列車“農技講堂”,組建微信交流群,由農業生產領域的專家學者在線或現場為農民科普農業技術知識,解答生產難題。鐵路部門將服務做到了農民的心坎兒里,彰顯了其用心做好民生實事的決心。
近年來,作為交通運輸骨干力量的鐵路部門在建設發展中,始終堅持服務于民、惠澤于民,通過開行“民生專列”,成為了區域發展的“助推器”。無論是沈陽鐵路4318/7次“慢火車”上因地制宜開市的“列車大集”,還是24年長期堅持開行的“插秧專列”,都是國鐵企業用責任托起老百姓幸福夢的真實寫照,讓民眾在鐵路“快慢相間”的高質量發展中盡享民生“紅利”和對未來美好生活的諸多向往。
對于國人來說,綠皮車總是被賦予了特殊使命,在守護民生中引領幸福生活。24載的傾情守護,“插秧專列”用堅持和堅守鋪就了“插秧客”致富路,為墾區和“插秧客”提供了互惠和便捷。隨著越來越多的“插秧客”奔赴三江墾區,這趟歷年如約而至的綠皮車也成為了銜接兩地經濟發展的橋梁紐帶,見證并記錄了東北區域經濟的振興和繁榮。(馮健美)
- 4-28· 研學專列“啟航”,助力學子駛向知識海洋
- 4-21· 銀發專列:讓“老有所游”照進現實
- 4-14· 特色專列繪就“交通+文旅”新圖景
- 4-14· 旅游專列讓“詩和遠方”觸手可及
- 4-14· 紅色專列:“移動課堂”里的信仰之旅
- 3-24· 銀發專列,從“慢旅行”看老年群體的旅游新潮
- 3-24· 研學專列讓紅色文化在車輪上傳承
- 3-3· 黔嶺專列,鋪就務工人員幸福通途
- 10-28· 旅游專列開啟多彩旅程,助力旅游業高質量發展
- 7-25· “旅游專列”為盛夏之旅打“c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