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秦創原高速集聚創新生態
地處西部的陜西省是科教資源大省,擁有百所高校、千所科研機構,但長期以來這些科研資源大多在“沉睡”。為了打破厚重的“圍墻”,讓各類資源能夠順利流動,讓科技供給和市場需求能夠順利“握手”,2021年3月,陜西啟動建設秦創原創新驅動平臺。短短兩年時間,秦創原交出了一張亮眼的“成績單”。作為陜西最大的孵化器、全省創新驅動發展的總平臺,秦創原正被越來越多的科研工作者、創新群體、創投機構等寄予厚望。
激活“沉睡”的資源
從科創實力來看,陜西資源豐富。陜西擁有8所“211工程”院校和3所“985工程”院校,以及眾多的科研院所。其中國家重點實驗室25家、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7家,省級重點實驗室89家、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166家。但“科教強省”卻不是“科技強省”。
為改變這一局面,2016年9月,陜西省委、省政府出臺《陜西省促進科技成果轉化若干規定》,在政策上為陜西科技成果的順利轉化提供了政策支持。2020年6月,陜西省印發《關于創新驅動引領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政策措施》提出的38條舉措直接涉及獎勵條款有18條,部分政策的獎勵力度在全國居前。
這一系列措施成效明顯。數據顯示,2021年陜西綜合科技創新水平居于全國第9位,技術合同交易額達到1758億元,“十三五”期間陜西高技術產業、戰略性新興產業年均增長分別為16.4%和10.2%。但不可忽視的是,陜西科技成果轉化依然存在堵點,創新體系的整體效能還不夠高,科技成果轉化還不夠多,創新優勢變成發展優勢還有較大的潛力可挖。
為從根本上扭轉這一局面,2021年3月,陜西省委、省政府啟動建設秦創原創新驅動平臺,力求把秦創原打造成為全省創新驅動發展的總源頭和總平臺,其總窗口設在西安西咸新區和西部創新港。
建設之初,秦創原堅持開放建平臺,充分動員陜西省內“政、產、學、研、用、金”各方參與,加強同兄弟省份、“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的合作,推動創新要素高效聚合;抓創新、抓項目,一手抓技術研發,加強“卡脖子”技術攻關,另一手抓科創項目、科創企業、科創產業孵化和落地,促進創新鏈和產業鏈動態聯動;與時俱進完善體制機制和政策措施,抓好人才服務保障、科技成果評價、市場化金融產品創新等工作,不斷激發人才活力,形成良好的創新創業生態。
陜西省西安市印發《西安市推進秦創原創新驅動平臺建設實施方案(2021-2023年)》,明確西安秦創原建設總格局,提出要全力推動西咸新區秦創原總窗口建設,圍繞產業鏈部署創新鏈,圍繞創新鏈布局產業鏈,打造陜西乃至西部高質量發展先行區。
2021年秦創原聚焦三個核心方面的建設內容,均取得明顯成效。一是組建共性技術研發平臺和由企業、院所聯合成立的創新聯合體。西安交通大學機械工程學院教授趙萬華與陜西一家機床龍頭企業聯合成立陜西高端機床創新研究院,得到了秦創原的資金和場地支持。趙萬華說,借助研究院研發出了一種新型機械齒輪,幫助企業解決了技術難題。
二是形成總規模超百億元的天使、成長基金,引進了10余家孵化機構、創投機構。陜西工業職業技術學院趙明威團隊研發的一項新興技術,獲得總規模達6億元的“秦創原科技創新春種基金”投資后,于2021年7月實現了產業化。“我們的技術之前處于實驗室和生產線的中間地帶,遲遲邁不出產業化的一步,獲得資金之后真正實現了產業化。”趙明威說。目前,秦創原科創系列基金累計達17只、107億元。
三是設立每年1億元的人才引用專項資金,加快建設“科學家+工程師”隊伍,組建高水平科技經紀人團隊,以“項目制”培養高層次人才。趙鑫是秦創原創新促進中心的一名科技經紀人,從2021年12月入職開始,她就帶領團隊,順著產業鏈走訪技術帶頭人,通過提供精準的政策匹配、合適的辦公生產空間等落地服務,將他們的核心科技成果轉化在陜西本地。
“通過一年多的努力,我和我的團隊已經走進了陜西省幾乎所有的高校,通過與技術帶頭人深入溝通,挖掘并落地了一批類似‘有機液體儲氫項目’‘離子束鍍膜項目’的科技成果轉化項目以及‘領充新能源項目’‘氫能源及特種泵閥項目’等一批產業鏈招商項目,取得了一定成績!壁w鑫說。
西咸新區管委會副主任陳輝說,作為總窗口的西咸新區,目前已引進高層次人才214名,聚集秦創原創新創業人才17378名,首批認定“秦創原創新人才”133名,新組建63人的科技經紀人隊伍,人才隊伍正在加速集聚。
新興高科技產業倍增
通過持續發力、不斷探索,秦創原創新生態更加完備。目前,支持總窗口建設“1+N”政策體系、全周期基金和全方位金融服務體系、秦創原科創服務體系進一步完善,并發布首個秦創原科創服務標準,為科技型企業發展持續賦能;建設17個高?妻D平臺和11家小試中試基地,成果轉化保障能力進一步提升。
秦創原探索日趨成熟,“政、產、學、研、用、金”六方協同創新等為代表的一系列體制機制創新方式,為全省創新驅動提供示范模板。
秦創原輻射帶動作用也逐步顯現。秦創原總窗口已聯合陜西省相關市縣和產業園區(平臺)共同建設協同創新基地,發揮科創服務共筑、創新資源共通、設備平臺共用、人才資源共建、成果體系共享功能,目前已共建7個協同創新基地,預計3年內共建各類創新基地20個以上。
在一系列“催化”后,秦創原總窗口產業實現高速發展,新興高科技產業加速倍增。統計數據顯示,2022年秦創原總窗口共認定科技型中小企業2137家,數量是2021年同期的2.4倍;認定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490家,數量是2021年同期的2.2倍;技術合同交易額135.02億元,是2021年同期的1.3倍。
成立不足兩年,位于西咸新區的陜西西圖數聯科技有限公司發展勢頭日趨強勁,公司研發的人臉識別系列產品在教育、建筑、金融等多個行業領域廣泛應用,市場認可度不斷提升。
這家初創型公司的快速成長與秦創原密不可分!扒貏撛瓰槲覀兲峁┝烁墒聞摌I的物理空間、信息獲取的咨詢平臺、企業交流的中樞媒介等一系列支撐和服務。”陜西西圖數聯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劉洋說,“企業和西安交通大學數學與統計學院緊密合作,通過秦創原的平臺扶持,利用產學研用的創新模式,科研成果轉化得以加快實現。”
隆基綠能是全球領先的單晶硅光伏產品制造商,2022年9月28日,隆基綠能高效單晶電池項目在西咸新區涇河新城正式投產!巴陚涞膭撔律鷳B和周到服務,助推企業發展的潛力不斷釋放。”陜西隆基樂葉光伏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曹允波說。
經過近兩年發展,秦創原“主骨架”正加速隆起:空間板塊全域拓展,93個科創載體已建成841萬平方米;資本板塊效能凸顯,陜西股權交易中心秦創原專區已上線20余家新區企業;產業板塊加速聚攏,以高端裝備制造業為核心的先進制造業數字化升級和以新能源、自動駕駛為重點的戰略性新興產業布局逐漸成形。
越來越多企業選擇入駐秦創原。春寒料峭,位于西咸新區灃西新城的三一智能制造產業園里是一片火熱的建設場景。記者看到,現場巨柱林立,工程設備轟鳴運轉、各道工序環環相扣,工程建設快速推進。
據介紹,三一智能制造產業園是行業龍頭三一集團繼“三一西安產業園”后又一和西咸新區合力打造的重點產業項目,總投資65億元,主要建設內容包括“三一重裝西部智能制造中心”及研發人員不低于3000人的“秦創原三一全球研發中心”,項目全面達產后,年產值約100億元、年納稅約6億元。
持續深耕創新之田
今年年初,陜西繼續聚焦“不敢轉”“不會轉”,出臺10個方面27條舉措,深化科技成果轉化“三項改革”。
許可“先使用后付費”。陜西支持試點高等學校、科研院所將已實施單列管理的科技成果許可給中小微企業使用,許可雙方約定采取“零門檻費+階段性支付+收入提成”或“延期支付許可費”等方式支付許可費。
探索“權益讓渡”轉化方式。陜西支持試點高校院所將已實施單列管理的職務科技成果,通過“賦權+現金”或者“賦權+約定收益”兩種方式,將留存成果所有權讓渡給成果完成人,由成果完成人實施轉化。
開展“先投后股”試點。陜西支持有條件的市區以科技項目形式,對在本區域內落地轉化的“三項改革”科研人員創辦領辦的科轉企業投入財政科技經費,在被投企業實現市場化股權融資時或發展良好后,將投入的財政資金轉換為股權,并按照“適當收益”原則逐步退出,形成財政資金循環運行的長效機制。
創新永無止境,陜西省也對秦創原的下一步發展提出明確思路。
注重創新格局的協同。強化輻射帶動,秦創原總窗口要更好地輻射到各個市縣區、園區、院所、學校、企業;強化整體聯動,各地要因地制宜打造先行區和示范區;強化開放互動,要與中關村、張江高新區等進一步加強交流協同、開放互動;強化項目推動,推動秦創原生態科創島、光伏產業園以及集成電路產業加速器實施建設。
聚焦創新主體的培育。通過不斷深入改革,孵化催化更多的企業,加速種子、天使、風投、股投基金有效集聚。
注重打通創新路徑。充分發揮關鍵核心技術攻關的催生作用,以破解“卡脖子”技術瓶頸搶占未來產業發展的高端,催生更多含金量更高的科創項目、科創產業。發揮優勢產業集群培育的聚合作用,把能源化工、裝備制造、新材料、生物醫療、集成電路等標志性的產業,進一步拉長拓展,發揮產業集群的作用。
對于未來,西咸新區黨工委書記楊仁華充滿信心。“我們正不斷發揮秦創原總窗口的功能,積極營造各類要素高效融通的開放創新生態,推動總窗口不斷建設成為陜西兩鏈融合主陣地、成果轉化新特區、科創企業繁衍地、人才創新首選地、機制改革試驗田、創新網絡總樞紐,為全省高質量發展增添更強動力!
- 3-17· 陜西:氣象“哨兵”護“金果”
- 11-14· 陜西秦嶺:生態長廊孕育“動植物寶庫”
- 10-24· 陜西神木:“玻璃工坊”育出好果苗
- 10-24· 陜西渭南:“關中糧倉”成為印刷包裝重鎮
- 9-23· 陜西零工市場助就業促增收
- 9-23· 陜西定邊:讓小雜糧長成大產業
- 9-19· 陜西:穿越千年融古今 文旅賦能新消費
- 9-12· 陜西榆林:從傳統“煤城”到西部經濟增長極
- 8-8· 陜西平利:“小草”成就大產業 托起百姓致富夢
- 8-5· 陜西低空經濟加速騰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