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倫貝爾:備播“金豆子” 拿穩“油瓶子”
大地回春,一陣陣機器的轟鳴聲劃破清晨的寂靜。呼倫貝爾市莫力達瓦達斡爾族自治旗(以下簡稱莫旗)登科種業的生產車間里,一粒粒金燦燦的大豆原種在流水線上經歷篩選、灌裝、封口等一系列工序,通過傳送帶“坐上”一輛輛卡車,銷往區內外。
“入春以后大豆的備種備播也開始了。去年年底我們簽了3000多噸的訂單,這兩天正在加足馬力生產。這條生產線每小時生產10噸,一天就能生產100多噸。”登科種業副總經理于長德向記者說道。
莫旗地處大興安嶺與松嫩平原交匯地帶,是國家重要的商品糧生產基地,有著“大豆之鄉”的美譽。
著眼于國家大豆油料的戰略需求,該旗全力提升大豆產能,通過國家大豆良繁項目、大豆產業集群建設項目等政策扶持,培育出登科種業、中農種業、立柱等大豆種子繁育企業,為推動大豆產業發展提供了科技支撐。
目前,登科種業逐步形成了完善的大豆種子科研、繁育、生產、銷售體系,育成登科1號等30余個登科系列大豆品種,其中登科5號2020年種植面積279萬畝,單一品種全國種植面積排名第三。
在糧食安全體系中,牢牢端穩“油瓶子”是重要組成部分。莫旗深入貫徹落實國家“藏糧于地、藏糧于技”發展戰略,全力抓好穩糧擴豆工作,一粒粒優質種子走出實驗室,走進田間地頭。
這些天,位于莫旗西瓦爾圖鎮后興隆村的龍運農機服務專業合作社忙碌了起來,工人們準備開始檢修農機具,為即將到來的春耕做好準備。
龍運農機服務專業合作社理事長辛再學說:“2023年我們將全力響應穩糧擴豆政策,合作社計劃擴種大豆兩萬畝,同時積極輻射帶動周邊農戶,為他們提供耕、種、防、收的一條龍服務。”
有了合作社的全程托管服務,農民就能在產前、產中、產后實現規范化標準化生產。“保姆式”的科學服務不僅讓農民從土地里解放出來,也能夠最大限度增產增收。“通過合作社集中采購生產資料,可以降低農業物化成本5%至10%,統一開展規模化機械作業,可以提高農業生產效率,農民在我們的服務下每畝能夠增收80至100元。”辛再學說。
擴產,更要暢銷。在莫旗,大豆延伸出的深加工產業也在不斷發展。今年,位于莫旗的豆粉生產企業呼倫貝爾塞北食品有限公司陸續接到了來自區內外的訂單,生產車間早早開工。“公司的生產原料都是莫旗的大豆。這里的大豆品質好,希望通過我們的收購調動農戶種植的積極性,形成良性循環。”呼倫貝爾塞北食品有限公司綜合辦主任平亞麗說。
糧食安全是“國之大者”,一粒粒小小的大豆也承受著糧食安全之重。2022年,莫旗大豆播種543.32萬畝,擴種面積133.36萬畝。
人勤春來早,攢足馬力備春耕。“我們將繼續穩住糧食播種面積,有序推進農作物播種,全力抓好穩糧擴豆工作,強化科技備耕,加強農業技術推廣。同時強化農民種糧收益保障,認真落實強農惠農政策,為鞏固糧食安全根基作出貢獻。”該旗農牧和科技局副局長馬國慶充滿信心地說道。
- 7-28· 呼倫貝爾:高質量發展迸發強勁活力
- 1-19· 貝爾金推出新一代 SOUNDFORM 耳機,支持蘋果 “Find my”功能
- 7-27· 蘇寧“貝爾實驗室”啟用 加快萬人計劃推動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