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門口”工廠為貴州山區群眾鋪就致富路
□ 駱 飛
在畢節市晶煌制衣有限公司生產車間的流水線上,工人岳妮熟練地操作著設備。自2022年進廠工作以來,她已逐漸成長為生產線上的一名熟練工人。過去,在省外務工的岳妮,年后總是她最“糾結”的時候,既想趕早外出找個工作,但又舍不得家里年幼的孩子。
如今,能在“家門口”的工廠上班讓岳妮心里踏實很多。晶煌制衣位于納雍經濟開發區同心產業園內,從岳妮家坐公交車就能到。該廠自投產以來吸納了很多像岳妮一樣來自縣城及周邊鄉鎮的群眾就業。
“廠里生產訂單比較穩定,每個月能拿到5000元左右工資。”岳妮說,比起過去在外漂泊,現在在縣城就業不僅收入不錯,還能照顧家人。
剪裁、縫制、熨燙……生產車間內一條條生產線上工人忙碌而有序。今年正月初九,晶煌制衣就全面開工了,目前到崗工人達到800余人。該公司副總經理龐永貴介紹,當初決定從沿海到畢節發展,就是看重當地豐富的勞動力資源,今年公司計劃還要擴大生產規模,預計用工量能達到1100多人。
地處烏蒙山區的畢節市是貴州省人口最多的地級市,一直以來做好人力資源開發,加強穩崗就業保障是全市重要的民生工作。
納雍縣是畢節市勞務輸出大縣,這些年,外出務工仍是不少群眾家庭收入的主要來源。為了吸引幫助更多人就地就近就業,當地大力實施“雁歸工程”,加大招商引資,持續推進縣域經濟產業發展。目前,同心產業園入駐了43家企業,幾乎全部復產復工。
納雍縣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就業服務中心副主任黃運介紹,截至2022年年底,全縣共有25.12萬人在外務工。“今年春節3.3萬余名在外務工人員返鄉過年,針對他們返崗就業,縣里正在積極部署。”黃運說,這幾年全縣積極推動縣域產業經濟發展,努力為群眾創造更多“家門口”的就業崗位。
春節前,納雍縣啟動了主題為“春風送真情,就業暖民心”的就業服務系列活動,將持續至3月份,目前已收集了1.8萬余個就業崗位。同時,當地還積極加強對有意愿在“家門口”就業的人員進行扶持。
黃運介紹,縣里重點關注已脫貧戶、易地搬遷戶,對在省內就業的每人一次性發放500元求職就業補貼,在省外就業的每人一次性發放1000元求職就業補貼。
新年伊始,左六軍正加強對接相關部門,爭取盡早搬進同心產業園。“搬進園區內能進一步擴大生產規模,今年力爭制衣訂單能夠增加至10萬套。”他說。
左六軍此前一直在外務工,得知納雍縣大力扶持返鄉創業人員,他于2020年返鄉開辦了貴州中創服飾有限公司,主要從事校服生產。“剛起步的時候,每年能享受政府的場租補貼,還獲得了幾萬元東西協作幫扶資金。”左六軍說,經過3年多的發展,現在公司發展已逐漸穩定,目前與50多所學校有合作。
如今,左六軍的小微企業固定吸納就業20多人,其中多數是生活在縣城的易地扶貧搬遷群眾。在左六軍看來,隨著家鄉交通、物流網絡等越來越完善,在“家門口”創業就業的機遇也越來越多。“希望政府能進一步加大對小微企業扶持力度,為更多人致富發展搭建多元平臺。”他說。
- 2-17· 從“出家門”到“進廠門”一站達
- 9-25· 新疆:國門口岸續寫絲路新華章
- 7-17· 從綠色工廠到綠色共識 深圳加速推進雙碳目標
- 5-12· 家門口的“免稅店”在線營業 湖州首票跨境電商零售進口業務通關
- 5-27· “我家門口那條路”北京展示周今日在延慶啟動
- 10-23· 智工廠倉配管家:電商雙十一活動等大促日“后勤保障”
- 12-28· 家門口一站購齊,零售云改變縣鎮用戶年貨消費習慣
- 8-31· 加速完善全球化生產體系 長城汽車重慶工廠竣工投產
- 11-20· 雙11快遞眾生相:包裹經過家門口 又被送到隔壁省
- 2-13· 各大巨頭發力,誰能在工廠電商上后來居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