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廣補票業務電子化為春運減負
1月6日,國新辦就做好春運服務保障有關情況舉行發布會。國鐵集團客運部主任黃欣介紹,在站車服務方面,今年重點在三個方面推出一些便民利民的措施,其中包括擴大電子客票應用范圍,在到站補票和列車補票業務環節全面實施電子化。
隨著信息化向縱深發展,我們的生活逐步邁向了電子化、智能化,起居住行無一例外。眼下又到了一年一度的春運時間,和以往不同的是,今年是優化疫情防控政策后的第一個春運,客流陡增、難題增多,無形之中增加了很多負擔。就在國新辦剛剛結束的新聞發布會上,提出要全面推廣補票業務電子化,這無疑給整個春運減輕了負擔。要知道自從海南環島高鐵實施電子客票以來,人們逐漸適應并接受了這一購票方式,出行方式也輕松了不少,如今在春運補票業務中加以推廣,可謂錦上添花。
回想以往,在沒有實施電子客票時,我們人手一張車票,一年所耗費的材料不計其數。人力、物力、財力方面均有耗費。如今實施電子化補票后,乘客只需要出示有效身份證件,便可輕松辦理,無需取票,無需攜帶任何其它證明,既輕松、又方便。而對于那些需要報銷的旅客來說,只要在有效期內到自助售(取)票機或車站售票窗口換取報銷憑證即可,非常方便。盡管只是服務旅客的一個小小舉措,但卻起到了升級完善,提質增效的巨大作用,讓電子化車票業務更全面,有效彌補短板,切實提升了補票效率,出行滿意度更是與日俱增。
之所以說電子化補票業務來的及時,主要在于春運時間不同往日,短時客流猛增,很容易產生擁擠的情況。試想全面推廣電子化補票后,旅客補票再也不用排隊等候,只需要掃碼即可完成,同時也減少了旅客之間的近距離接觸,確保有效做好個人防護。同時列車工作人員在辦理補票業務時,只需要簡單的用手機操作即可完成,工作量也相應減少了很多。如此一來,旅客與工作人員雙雙受益,高峰期的擁堵也不會再有,出行將更加美好。
電子化補票業務讓服務充滿溫情。身處數字化時代,我們的出行無時無刻不在享受著時代發展帶來的紅利。就比如:送餐到位、自主選座、候補購票等,一個個暖心舉措的背后,是滿足旅客美好出行需要的誠意,真正做到讓旅客少跑路,讓麻煩留在線上。此外,鐵路部門堅持統籌兼顧,對于缺乏數字化應用知識的弱勢群體,繼續保留人工售補票窗口,妥善解決他們的后顧之憂。在經濟快速發展的同時,讓出行更暖心、更貼心。
現在,我們正處于加速恢復經濟發展的關鍵期,又恰逢春運,推廣補票業務電子化,讓發展更有活力,讓春運更加便捷、順暢。可以預見,隨著補票業務全面升級,人們的美好出行體驗將更完美,春運的溫馨畫面也將一并呈現。(文/萬翔)
- 11-14· 邢臺推廣“共享工廠”模式 實現產業高效協同發展
- 5-20· 京津冀推廣區域協同標準協作
- 6-12· 推廣聯合河湖長制 長三角積極探索共同治水
- 11-7· 廣西推廣稻油輪作模式 將農閑田變收益田
- 8-25· 推廣“鐵路暢行”掃碼服務 提升旅客出行體驗
- 7-1· 商務部推廣一批北京市服務業擴大開放綜合試點經驗做法
- 10-17· 湖南百世快遞推廣可循環集包袋 復用次數達40次
- 10-17· 濟南推廣快遞綠色包裝 探索不同包裝物分類定價
- 3-7· 蘇寧“青城計劃”再擴13個城市 共享快遞盒或將全國推廣
- 1-28· 現代服務業綜合試點傳捷報 商務部推廣“金華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