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出臺實施方案 全面推進城鄉建設領域碳達峰
中安在線、中安新聞客戶端訊 城鄉建設是碳排放的主要領域之一。近日,安徽省住建廳、省發改委聯合印發《安徽省城鄉建設領域碳達峰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方案》)。《方案》明確,到2025年建設方式綠色轉型成效顯著;到2030年,城鄉建設方式基本實現綠色低碳轉型;到2060年,城鄉建設方式全面實現綠色低碳轉型,美好人居環境全面建成。
綠色低碳城市
力爭2024年縣城建成區基本消除黑臭水體
《方案》要求,全省開展綠色低碳城市、森林城市、“無廢城市”、園林城市建設。推動組團式發展,組團內平均人口密度原則上不超過1萬人/平方公里,個別地段最高不超過1.5萬人/平方公里。完善城市生態系統,系統修復濕地等水體以及山體、廢棄地,加強生態廊道、景觀廊道、通風廊道、濱水空間和城市綠道統籌布局,留足城市河湖生態空間和防洪排澇空間,組團間的生態廊道應貫通連續,力爭到2024年,縣城建成區基本消除黑臭水體。
加強基礎設施建設,主城區道路網密度應大于8公里/平方公里。新建住宅建筑高度不超過80米。推進城市綠色照明發展,到2030年底,LED等高效節能燈具使用占比超過80%,30%以上城市建成照明數字化系統。
加強街頭綠地游園建設,到2025年底,公園綠化活動場地服務半徑覆蓋率達到85%。加快城市綠道步道互聯互通,到2025年底,城市建成區萬人擁有綠道長度超過1公里。
綠色低碳縣城村莊
新建縣城內部道路紅線寬度不超過40米
《方案》要求,全省開展綠色低碳縣城建設,位于生態功能區、農產品主產區的縣城建成區人口密度控制在0.6-1萬人/平方公里,建筑總面積與建設用地比值控制在0.6-0.8,新建住宅以6層為主,最高不超過18層,6層及以下住宅建筑面積占比應不低于70%,確需建設18層以上居住建筑的,應嚴格充分論證,并確保消防應急、市政配套設施等建設到位。新建縣城內部道路紅線寬度不超過40米,廣場集中硬地面積不超過2公頃。
開展綠色低碳村莊建設,鼓勵新建農房向基礎設施完善、自然條件優越、公共服務設施齊全、景觀環境優美的村莊聚集。
綠色低碳社區
到2020年底完整居住社區覆蓋率提高到60%以上
根據《方案》,按照《完整居住社區建設標準(試行)》配建基本公共服務設施、便民商業服務設施、市政配套基礎設施和公共活動空間,到2030年底,城市的完整居住社區覆蓋率提高到60%以上。通過步行和騎行網絡串聯若干個居住社區,構建“一刻鐘便民生活圈”。推進綠色社區創建行動,60%的城市社區先行達到創建要求。
鼓勵選用低碳節能節水家電產品,到2025年底,公租房、保障性租賃住房節能節水家電器具普及率達到90%以上。
綠色低碳建造
到2030年底裝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面積比例達到50%以上
《方案》提出,我省大力發展裝配式建筑,推廣鋼結構建筑。到2030年底,裝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面積比例達到50%以上,施工現場建筑垃圾排放量不高于300噸/萬平方米,建筑垃圾資源化利用率達到70%。
提升新建建筑節能水平。2030年前,新建居住建筑本體達到75%節能要求,新建公共建筑本體達到78%節能要求,建成一批超低能耗建筑等高于現行節能標準的試點項目。推行新建住宅全裝修交付使用。嚴格管控高能耗公共建筑建設,城區常住人口300萬以下城市不得新建250米以上超高層建筑,城區常住人口300萬以上城市不得新建500米以上超高層建筑。推動高星級綠色建筑發展,到2025年底,城鎮綠色建筑占新建建筑面積比例達到100%,星級綠色建筑占比達到30%以上,新建大型公共建筑和政府投資的公共建筑達到一星級及以上。
既有建筑和設施節能降碳
推進海綿、節水型城市建設
《方案》提出,全省大力實施城市內澇治理工程,系統化全域推進海綿城市建設,城市建成區內新建改建擴建項目均應落實海綿城市建設要求。到2025年底,基本形成城市排水防澇體系,城市建成區50%以上的面積達到海綿城市建設要求;到2030年底,城市建成區可滲透面積占比達到45%。
加強節水型城市建設,加大城市老舊供水管網改造力度,到2025年底,城市公共供水管網漏損率控制在9%以內,地級缺水城市再生水利用率達到25%以上,80%的縣(市、區)達到縣域節水型社會評價標準;到2030年底,城市公共供水管網漏損率控制在8%以內,地級缺水城市再生水利用率達30%以上。
加強生活垃圾污水治理低碳化。到2025年底,城市生活污水集中收集率達到70%或比2020年提高5個百分點以上。力爭到2025年,全省城市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達到35%以上,資源化利用率達到60%,設區市因地制宜建立分類投放、分類收集、分類運輸、分類處理的城市生活垃圾分類處理系統,到2030年底,城市生活垃圾資源化利用率達到65%。(記者 檀美玲)
- 4-7· 安徽省推動國有資產管理提質增效
- 3-31· 安徽:重點項目用地 政府發“禮包”
- 3-17· 深圳出臺具身智能機器人產業發展行動計劃
- 12-12· 安徽首單高成長產業債在滬成功發行
- 12-12· 安徽所有縣城年內實現15分鐘內上高速
- 12-12· 遼寧出臺建設用地使用權新政
- 12-12· 重慶出臺新政培育未來產業
- 12-2· 湖南出臺職業技能培訓補貼辦法
- 11-25· 湖北出臺18條措施加快數字人才培育
- 11-14· 津出臺實施辦法:最高給予30萬支持 留學回國人員可申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