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醫保六項舉措助力精準防控
江蘇省醫保局11日發布消息,為深入貫徹落實國家、省關于疫情防控決策部署,落實二十條,執行新十條,省醫保局進一步優化管理服務,出臺六項工作舉措,助力科學精準做好疫情防控工作,保障人民群眾生產生活。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 于丹丹
保障醫療機構收治患者:
向定點醫療機構提前預撥部分醫保資金
各地根據定點醫療機構醫保服務、協議執行和運營情況,對定點醫療機構提前撥付不少于2個月醫保資金,2022年度清算時不予回扣;定點醫療機構收治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的醫療費用,納入基本醫保、大病保險和醫療救助保障范圍,進一步減輕參保患者、定點醫藥機構墊資跑腿壓力。
提高群眾用藥可及性:
建立疫情防控藥品耗材綠色采購通道
對國家衛生健康部門制定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診療方案》中涉及的藥品(醫用耗材)實施綠色掛網通道,符合陽光掛網政策的,隨報隨掛,第一時間供醫療機構采購使用。建立重點供應企業溝通聯絡機制,實時監測省平臺采購供應情況,保障藥品(醫用耗材)及時配送到位。
構建全民免疫屏障:
做好新冠疫苗和接種費用保障工作
常態化做好新冠疫苗及接種費用保障工作,及時上解并足額預付新冠疫苗采購資金,及時高效結算費用,全力保障一線接種工作,助力加快推進老年人新冠疫苗接種工作。
加強醫保公共服務:
明確線上辦、“長處方”和“互聯網+”醫療服務三項便民舉措
一是暢通各類醫保服務渠道。針對疫情防控和群眾醫保需求的新情況,充分依托國家醫保信息系統、長三角“一網通辦”平臺、“江蘇醫保云”、本地政務服務平臺、12393醫保服務熱線、自助辦理一體機等各級各類醫保公共服務平臺,推動實現所有醫保服務事項“網上辦、掌上辦、自助辦”等“不見面”辦理全覆蓋。進一步暢通業務辦理渠道,持續梳理簡化服務流程,積極引導通過電話辦、傳真辦、郵寄辦、承諾辦、容缺辦、上門辦等多種方式辦理業務,全力保障參保單位、參保人員、定點醫藥機構等各類服務對象足不出戶就能享受高效、便捷的醫保服務。
二是繼續執行“長處方”政策,保障慢性病患者用藥需求。支持定點醫療機構根據參保患者實際情況,適當增加門診慢性病開藥量,有效減少參保群眾到院就診配藥次數和往返頻次。對患有高血壓、糖尿病等病情明確、穩定且按照臨床規范需要長期服用固定藥物的患者,經診療醫生評估后,單次處方量可放寬至3個月,切實滿足老年人、門診慢性病患者等特殊人群基本用藥需求。
三是全面落實“互聯網+”醫療服務醫保支付政策,支持群眾線上居家就診問醫。鼓勵符合條件的定點醫療機構按規定程序提供“互聯網+”醫療服務,為本設區市參保的患有常見病、慢性病復診病人提供臨床路徑清晰、技術規范明確、對診治疾病具有實質性效果的門診醫療服務。定點醫療機構“互聯網+” 醫療服務項目與線下醫療服務執行相同的目錄、醫保支付類別和支付標準,做好與定點醫療機構 “互聯網+” 醫療服務費用結算及監督監管等工作。(揚子晚報)
- 3-31· 江蘇做大切好就業蛋糕
- 3-17· 江蘇首部海岸帶及海洋空間規劃發布
- 3-17· 江蘇:增強農業科技裝備支撐能力
- 1-13· 江蘇省財政統籌中央引導地方科技發展資金
- 12-23· 江蘇聚力打造新型電力系統:點面結合 大膽創新
- 12-12· 江蘇啟動舊房裝修改造補貼工作
- 12-2· 江蘇數據大通道,讓省級政務數據直達基層
- 11-21· 江蘇:用心求“新”打造新質生產力發展陣地
- 11-21· 江蘇:用心求“新”打造新質生產力發展陣地
- 11-18· 江蘇省消保委:棉和綿分不清?洗臉巾該咋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