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小鎮:香草種植助力鄉村振興
新華社海口電(記者趙葉蘋、鐘群、王軍鋒)斑蘭椰卷、斑蘭蛋糕、斑蘭生椰摩卡……印尼華僑詹舒敏想不到,她當年旨在留住華僑文化而開辦的印尼糕點店,竟能成為游客喜愛的網紅餐廳。
在海南省萬寧市興隆華僑旅游經濟區,詹舒敏的餐廳客人絡繹不絕。食客張先生說:“我從這家店2016年開辦時就來品嘗,風味獨特,在別的地方吃不到!
上世紀五六十年代,大量華僑從印尼等東南亞國家回國,定居興隆華僑農場,同時帶回的還有美食、服飾、歌舞等特色文化,以及斑蘭等熱帶作物的種苗。
詹舒敏從小就是吃著歸僑奶奶制作的印尼糕點長大的。隨著第一代華僑的老去,僑鄉文化在興隆漸漸變淡。留住兒時記憶,正是她的創業初心。
2014年,詹舒敏在奶奶的支持下,在興隆街邊擺起了售賣斑蘭特色美食的地攤,沒想到大受歡迎。2016年,她盤下路邊的一間店面,辦起了自己的餐廳。
詹舒敏說:“希望斑蘭讓更多人了解興隆,喜愛僑鄉文化,記住老一輩人在南洋僑居的歷史!
斑蘭的香氣讓食客們流連,也讓海南的一些農村百姓“聞香而喜”。距離詹舒敏的美食店鋪幾公里的萬寧市南橋鎮橋北村,已種植斑蘭2000多畝。45歲的脫貧戶王有平每天最重要的工作就是照看自家30畝斑蘭,采割斑蘭鮮葉并賣到收購點。
2017年,王有平在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香料飲料研究所的幫扶下種植斑蘭。當年種植5畝地,沒想到每畝年收入可達8000多元,總收入超過4萬元,是他打零工收入的兩倍。
這些年,他持續擴大斑蘭種植面積,慢慢增大到現在的30畝。問及現在的年收入,王有平十分保守地說了個數字——15萬元。
王有平掙到了錢,裝修了房子,整修了院子。鄉親們看在眼里,紛紛效仿。如今,橋北村村民的房前屋后、檳榔林里、水塘邊上,全都種上了翠綠的斑蘭香草。
萬寧市鄉村振興局副局長陳德然告訴記者,斑蘭耐蔭喜濕,適宜林下復合種植。種植斑蘭不需要與其他作物爭地,管理起來比較容易,經濟價值高。種植一次能收割15年,可有效增加單位土地面積收益,增加老百姓的收入。
據悉,目前萬寧全市已種植斑蘭5000畝,并在4個村建設斑蘭葉組培苗種植示范基地400畝,總投放種苗80萬株。
地方政府的推廣積極性得益于科研單位的技術“加持”。據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香料飲料研究所研究員初眾介紹,自2012年起,他所在的研究所就開展斑蘭全產業鏈科技攻關,已選育出香氣濃、抗性強、產量高的優良斑蘭品種,攻克了組培苗繁育技術難題。
“未來,在科技加持下,這棵南洋香草定能在中國更加枝繁葉茂!背醣娬f。
- 4-7· 海南創新監管機制便利種質資源引進
- 4-7· 海南離島免稅提貨新規實施兩年 購物總金額超70億元
- 3-17· 今年海南將新建6個省級高技能人才培訓基地
- 3-17· 海南商業航天發射場具備雙工位發射能力
- 2-3· 海南民宿春節檔預訂率攀升 目前平均入住率達八成
- 1-2· 海南自貿港“樣板間”蓬勃發展 布局新一輪高水平開放
- 12-2· 海南商業航天發射場常態化發射將帶來什么?
- 11-21· 海南東方:稅惠“活水”滋養黃花梨產業
- 11-14· 海南陵水:即時零售興起 消費業態“上新”
- 11-11· 海南7部門聯合發文,優化調整房地產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