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民就業增收有新路子 浙江三年要建萬家共富工坊
如何破解農村剩余勞動力就近就業難題?浙江有了新探索。記者從省委組織部、省委兩新工委獲悉,近日我省多部門聯合印發《關于強化黨建引領推進“共富工坊”建設的指導意見》(下稱《指導意見》),提出浙江三年要打造1萬家“共富工坊”,實現山區26縣鄉鎮全覆蓋、鄉村振興重點幫促村全覆蓋。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堅持大抓基層的鮮明導向,抓黨建促鄉村振興”。“共富工坊”建設,是浙江深化強村富民鄉村集成改革的創新探索。省委組織部相關負責人介紹,“共富工坊”由村(社區)、企業等黨組織結對共建,利用農村黨群服務陣地、閑置房屋土地等創辦而成,通過送項目到村、送就業到戶、送技能到人,引導企業將適合的生產加工環節布局到農村,在有效吸納農村剩余勞動力、低收入農戶“家門口”就業的同時,降低企業生產用工用地成本,拓展鄉村產業增值增效空間,推動形成“人人有事做、家家有收入”的新機制新氣象。
在臺州市黃巖區,嶺根村黨支部與浙江希樂工貿公司黨支部結對,將企業杯蓋生產線搬進村閑置辦公樓,打造小橘燈·共富工坊,帶動周邊300余名村民人均月增收近3000元,村集體每年可分紅12萬元。據統計,自今年6月我省部署實施黨建引領推進“共富工坊”建設以來,全省已新建或改造提升“共富工坊”3700多家,累計吸納就業24.5萬人,其中低收入農戶達2.6萬人。
產業是“共富工坊”的核心要素。“共富工坊”遍地開花,推動企業將多元化產業鏈延伸到農村,有效整合農村生產要素,助力鄉村產業優化升級。遂昌縣野生箬葉資源豐富,但此前缺乏規模運營導致收購價格低,一直未能形成產業。今年以來,當地與五芳齋等粽子龍頭企業結對,打造箬葉·共富工坊集群,構建集中采摘、上門收購、統一加工的箬葉產業新模式,為農民增收致富打開新路子。
《指導意見》的出臺,意味著接下來各地推進“共富工坊”建設有了一套完備的工作方案。其中,明確將“共富工坊”按照生產方式、產業特點和組建形式,分為來料加工式、定向招工式、電商直播式、農旅融合式、品牌帶動式、產業賦能式等六種主要類型,強調要強化組織部門(兩新工委)牽頭抓總作用,建立實施多部門參與的聯席會議機制,推進部門、鄉鎮(街道)、村(社區)、企業和行業協會商會等加強協同聯動。省委組織部還召開現場推進會,編發18個典型案例,以案釋規,推動各地“共富工坊”建設。
據介紹,為有效提升“共富工坊”運行效能,我省還將打造“共富工坊”數字化應用,開發資源統籌、就業服務、紅色管家等場景,動態呈現從業人員收入變化、企業報酬發放、包聯領導責任落實等情況,實時對生產安全、環境污染、信訪欠薪等問題進行預警提醒。此外,還將進一步建立責任落實、跟蹤督導、晾曬爭先等機制,對村企合作成效明顯、帶富效果好的村(社區)黨組織和鄉鎮(街道)黨(工)委、兩新黨組織,在“百縣爭創、千鄉晉位、萬村過硬”工程以及“兩優一先”、興村治社名師、擔當作為好支書等評選中予以傾斜。
- 2-3· 事關就業、養老 江蘇人社部門端出新年“民生禮包”
- 11-2· 農民增收還要跑得更快
- 7-17· 就業優先!天津暢通用工快速路 跑出就業加速度
- 4-27· 江蘇:就業形勢回穩向好,企業用工平穩增長
- 3-30· 漳州“就業夜市”讓求職“零距離”
- 1-16· 靈活就業成長的煩惱新解——深圳發展零工市場調查
- 11-17· 農民評職稱,讓更多“田秀才”脫穎而出
- 9-5· 靈活就業人員如何參保?人社部有關負責人介紹
- 8-29· 我國就業局勢總體穩定 社保覆蓋不斷擴大
- 6-6· 八成農民加入農業產業化生產鏈條 “銅山特色”助力鄉村振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