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引產業西移 陜西實力與誠意并舉
吸引產業西移 陜西實力與誠意并舉
——2022陜西-長三角地區經濟合作活動舉辦
王嘉楠 李 倩
長三角地區是中國經濟發展最活躍、開放程度最高、創新能力最強的區域之一。做強平臺、承接項目、強鏈補鏈,陜西搶抓長三角區域一體化發展國家戰略機遇,積極承接長三角地區產業轉移。
今年前三季度,長三角地區在陜投資合作項目2043個,總投資額1.21萬億元,實際到位資金2470.76億元,占陜西省引進內資總額的21.47%。
為進一步承接長三角產業經濟外溢,11月7日-11日,2022陜西-長三角地區經濟合作活動精心策劃的開放平臺投資合作推介、秦創原平臺建設、半導體及集成電路、物聯網、航空和乘用車等5場專題招商活動,以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成功舉辦。
平臺引領
構建高質量發展生態
與時代同行,走高質量發展之路,內陸陜西開放不足亟需破題。
11月9日,陜西開放平臺投資合作推介會走進長三角,首次將陜西開發區、自貿試驗區、綜合保稅區等開放平臺整合在一起,整體對外宣傳推介。
制度紅利“虹吸效應”強勁。陜西自貿試驗區聚焦絲路自貿區、科創自貿區、農業自貿區、會展自貿區建設,形成創新案例680項,32項在全國復制推廣。目前區內累計新設企業85072家,新增注冊資本1.13萬億元。
“保稅+”提質擴面增效明顯。陜西7家綜合保稅區數量居全國第六位,“保稅+智能制造”引領加工貿易快速增長,“保稅+跨境電商”開啟數字生活新服務,“保稅+融資租賃”帶動制造業升級轉型……2021年陜西綜合保稅區進出口占全省外貿總量的3/4。
開發區產業集群鏈式發展。陜西現有國家級經濟開發區5家、省級經濟開發區24家,區內電子信息、新能源汽車、生物醫藥、航空航天、光伏設備等產業形成了特色鮮明的產業集群。引進世界500強企業近160家,吸引46家世界500強企業研發中心或總部落戶于此。
“長安號”集散八方輻射歐亞。從鐵路運輸“艙單歸并”到陸路啟用港退稅試點政策再到境內外全程時刻表,中歐班列“長安號”已成為運輸時效最快、智能化程度最高、線路覆蓋最廣、服務功能最全、綜合成本最低的“五最班列”。
陜西省副省長葉牛平表示,當前省委省政府正集中力量對陜西省各開放平臺分類研究、分類指導、分類賦予優惠政策、分類進行招商引資推介、分類進行指導監督和考核,以加快推動開放平臺各項建設能力提升,更好服務陜西更高水平對外開放。
不僅如此,為營造“引得進”“留得住”良好生態,陜西加力推動人才環境與營商環境同頻共振,加速釋放“西”引力。
2021年3月,陜西省全面啟動“秦創原”創新驅動平臺建設,以此構建從研發到孵化再到產業化的科創系統,打造陜西創新驅動的總源頭。
在此背景下,舜宇光學集團舜宇智能光學科技公司成為地區間優勢互補、協同發展的鮮活案例!瓣兾魇侵袊鈱W產業科技集中地、人才集中地,公司已在人才引進、機構共建、校企合作、投資互動等方面與陜西進行了合作!惫究偨浝硗踔覀ソ榻B說。
11月7日的秦創原科技成果長三角路演推介會進一步為舜宇智能光學科技這樣密切關注陜西的企業提供了機會。推介會旨在推動兩地投融資機構與產學研機構的對接交流,聚焦資本招商推進項目落地、產業升級。
會上,西安交通大學大規模水系有機液流儲能技術,西安西圖之光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全球領先的3D人臉識別方案,西安華合德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的寬禁帶半導體產業化項目等展示出來自“硬科技之都”的創新力,為陜西-長三角科技金融產業合作打開了新空間。
“鏈”上發力
打造產業集群強磁場
對于全國都“青睞”的長三角,陜西的招商底氣在哪里?
2022陜西-長三角地區經濟合作活動,把物聯網、航空和乘用車納入產業推介活動。
11月8日,陜西省工業和信息化廳副廳長趙東在陜西物聯網產業鏈長三角合作交流會上說:“陜西已形成較為完整的物聯網產業鏈。從最基礎的核心芯片、智能傳感器到視頻識別、智能天線、軟件與應用平臺、物聯網系統集成均有一批企業深度參與,其中諸多企業的技術和產品都處于國內先進水平!
趙東介紹,陜西已在西安、寶雞、漢中三個地區形成傳感器產業集聚區。西安是除深圳外中國最大的物聯網通信模組及產品研發基地,華為、中興、高新興物聯等20多家國內外知名物聯網通信企業均在西安設立了研發中心。
“寶萊特是目前國內鈣鈦礦材料最大的供貨商,國內80%以上的鈣鈦礦相關企業都從西安采購鈣鈦礦材料!蔽靼矊毴R特光電科技有限公司首席執行官趙煒說。還有陜西山利科技的全域安全產品技術和西安中星測控的智能型壓力、慣性傳感器技術同樣吸睛力滿滿,這些“隱形冠軍”的發展讓長三角企業投資陜西備受鼓舞。
再看航空。陜西作為科教大省、航空大省,已經形成了從飛機設計、整機制造、強度檢測、試飛鑒定到航空材料制備、零部件加工及航空服務、人才培訓等為一體的航空全產業鏈。
“多年來,陜西與上海在航空產業等方面緊密合作,支持中國商飛C919大型客機研制,陜西省內30多家企業參與飛機研制配套任務,全力保障在陜科研生產任務的實施,同時也形成了上海、陜西協同推進大飛機研制的良好模式。”陜西省委軍民融合辦副主任柳林在11月11日的陜西-上海航空和乘用車產業合作座談會上說。
會上,中國商用飛機有限責任公司、寒武紀行歌科技有限公司、中航航空模擬系統有限公司、博世中國有限公司等6家企業介紹了投資意愿和訴求,西安、寶雞、銅川、渭南市政府負責人就合作需求予以積極回應。
擁抱機遇,篤行不怠!蛾兾魇 笆奈濉敝圃鞓I高質量發展規劃》指出,陜西將以打造全國重要先進制造業基地為目標,著力構建“6+5+N”的現代制造業新體系。到2025年,陜西制造業增加值占地區生產總值比重將達到23%,規模以上工業戰略性新興產業總產值占工業總產值比重將達到25.5%,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占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重將達到18%。
錨定目標,奮楫爭先。2022陜西-長三角地區經濟合作活動精選先進制造業、高新技術、新能源汽車、生物醫藥、新材料等10個領域89個針對長三角地區的重點投資推介項目,與長三角地區共謀新發展。
在11月10日舉行的陜西-長三角制造業企業合作交流會暨項目簽約儀式上,總投資91.96億元的18個項目成功簽約,涉及裝備制造、精細化工、電子信息、生物醫藥、汽車零部件、現代有機農業等行業領域。
在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浪潮中,陜西正以時不我待的奮進姿態,以最優質服務、最優越環境、最優惠政策,與長三角城市群的伙伴們乘風破浪向未來。
- 3-31· 數字產業去年完成業務收入35萬億元
- 3-17· 文旅產業如何變流量為“留量”
- 1-2· 澳門產業結構顯著優化 非博彩業生產總值占比上升
- 11-11· 低空產業“加速起飛” 預計明年民用無人機產業規模將超2000億元
- 11-7· 強產業 穩投資 促消費 天津生產消費一線走訪見聞
- 10-17· 銀發產業“30萬億”大市場如何撬動
- 9-19· 肉牛產業如何破局——來自內蒙古自治區的調查
- 8-15· 登山產業見證青藏高原生態不斷向好
- 8-15· 新能源產業,湖南領跑“儲能”賽道
- 6-24· 智能產業賽道 天津跑出加速度!營收超3000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