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分之一”的精準追求
李 蓉
金秋時節,碧波蕩漾的運河旁,亞洲最大地下綜合交通樞紐——北京城市副中心站工地塔吊林立,一片熱火朝天的繁忙景象。
目前,由中鐵十六局集團有限公司等單位承建的北京城市副中心站1標段站房核心區正在開展鋼管柱和抗拔樁的施工,污水管線、熱力管線、通信管線、中水管線等管線改移工作正在穩步推進。這標志著北京城市副中心站1標段站房核心區重要節點完成,作業場地面施工全部打開。
北京城市副中心站交通樞紐西起北運河東岸,東至東六環外路縣故城遺址區,北起京哈鐵路南側路,南至楊坨中路、楊坨一街,地下建筑面積達128萬平方米,由站房核心區、接駁區和咽喉區3部分構成。車站分為3層,涵蓋城際鐵路和地鐵進站廳、城際車站候車廳和出站大廳、軌道換乘空間、城市公共空間和商業配套設施等。
北京城市副中心站集商務、交通、文旅、娛樂等多功能于一體,有2條城際鐵路、1條市郊鐵路、1條軌道交通和15條公交線路在這里實現換乘,將搭建起京津冀聯動的交通網絡。
266根巨型鋼管柱精準插入,撐起整個主體結構
北京城市副中心站屬于超大、超深、超寬地下工程,基坑平均深度達32米,最深處達43米。
10月17日,在工程人員的帶領下,筆者戴上安全帽走進基坑,近距離細看才發現,這些鋼管柱大得驚人。樁柱一體逆作鋼管柱單件重量最高達91噸,最大直徑達1.6米,最長33米,創目前國內站房建設之最。
“由于項目周邊鄰近既有京哈鐵路、市政道路及管線,該項目在施工工法上也與傳統方式不同——使用逆作施工方法。逆作法施工在樁基施工完成后先進行頂板施工,再向下逐層開挖,充分利用現有場地,這樣能有效加快施工進度,提升整體安全性。”中鐵十六局集團北京城市副中心站綜合交通樞紐1標項目部負責人劉長榮介紹,“鋼管柱撐起了它的整個主體結構。”
“北京城市副中心站交通樞紐工程對鋼管柱的垂直精度要求非常高。在近30個小時的安裝過程中,垂直精度誤差始終不能超過1‰,也就是傾斜在2厘米以內,施工難度極大。”項目部副經理馮權介紹,調垂技術可以說是蓋挖逆作法施工中的關鍵。
為此,項目部應用了先進的傳感測垂技術、優化施工工藝和精確的過程控制,成功保證了鋼管柱高精度垂直度的設計要求,且施工質量可靠、數據波動范圍小。
為確保266根巨型鋼管柱一次成優,施工人員為每一根鋼管柱安裝垂直度傳感器,在內壁安裝傾角儀,實時收集坐標、傾角、頻率、振幅等數據信息,保障長度近40米的鋼管柱下插過程中正線鋼管柱垂直度偏差不大于1‰。
采用多項科技創新成果,實現低碳綠色施工
綠色和科技創新是北京城市副中站最鮮明的底色。
北京城市副中心站的建設如火如荼。待地下結構施工完畢后,地上將建設標志性建筑——“京帆”屋蓋。“京帆”屋蓋融入城市花園,銜接城市綠軸,形成獨特景觀,將打造檐下綠色城市會客廳,為市民提供豐富多彩的活動場所。
北京城市副中心站綜合樞紐建設管理有限公司負責人介紹,“京帆”屋蓋建造了穿孔遮陽板,平衡了冷熱負荷,可以合理控制室內光熱環境。經測算,采用“京帆”方案,每年可減少熱負荷520萬千瓦時。
建設過程中,中鐵建設集團有限公司、中鐵十六局集團積極響應北京市綠色發展理念,自主研發泥漿脫水處理系統、多功能一體化洗車機、滑軌式半封閉操作棚等,有效減少揚塵污染,確保工地周邊道路干凈整潔,同時搭配圍擋噴淋、工業級焊煙收集器等設施,實現低碳綠色施工。
在建設過程中,中鐵十六局集團依托校企共建這一載體,聯合北京工業大學,利用BIM建模創建智慧工地,實現了施工現場可視化展示、三維場地管理、圖紙問題的校正、模板工程及支撐架細化設計、工程量快速提取、虛擬施工管理等多項功能,使科技助力施工得到有力展現。
直面各種困難考驗,確保“鋼筋鐵骨”成形
這個“亞洲最大”工程與1‰的精度之間如何實現完美結合,如何保證工程質量?疫情期間,施工所需要的材料如何保障?
施工人員進行全過程監測和調整,精細控制誤差。鋼管柱一次只能往下插70厘米,進行監測、校核之后,再繼續進行。
監測運用了很多高科技設備。比如,在工具柱頂端外側180度布設了2個測斜儀,在下放鋼管柱的過程中監測鋼管柱的偏移情況,經數據分析垂直度不滿足要求時,利用全回轉鉆機的液壓控制系統及時進行微調。同時,施工現場還架設了3臺全站儀,監測樁中心和垂直度,保證鋼管柱垂直精度百分百達標。
“每根鋼管柱下插到位前,還將在樁基內灌注約200立方米混凝土。為保證工程質量,我們對混凝土進行連續澆筑,對現場施工組織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確保混凝土不出現冷縫。”馮權說。
疫情期間,項目部完善了防疫應急措施及保障措施,加強了與河北廊坊、天津寶坻等建材供應重要來源地的聯動,對工程所需材料做到有組織、有計劃地進行采購,鋼筋、混凝土等材料目前供應穩定。“最主要的是鋼管柱,它需要在工廠完成加工,疫情原因導致工廠加工進度緩慢,因此我們提前儲備了30余根鋼管柱,能夠滿足近一個月的施工需求,有效保證了施工的連續性。”劉長榮說。
如今,“鋼筋鐵骨”漸漸成形,地上是繁華的都市生活圈,地下是四通八達、充滿活力的軌道交通網,“站城融合”的北京城市副中心站綜合交通樞紐工程正在加快建設。
- 6-6· 全省唯一的“外資總部經濟集聚區” 蘇州工業園區何以贏得“信任票”
- 11-12· 雙十一的快遞怎么收才安全?
- 11-14· 雙十一的十一年,線下勢力“返場”,零售江湖生變?
- 3-27· 生鮮冷鏈成河南支柱產業之一!這個領舞企業很關鍵
- 2-14· “科技控”勞動力將成為影響物流發展因素之一
- 8-15· 物流已呈巨頭瓜分之象 京東阿里互揭傷疤以示強
- 8-2· 物流已呈巨頭瓜分之象 京東阿里互揭傷疤以示強
- 4-11· 懶人經濟催生的社區電商到底有多難?配送成為4大命脈之一
- 8-20· 超三分之一經鞍高鐵下月起調圖
- 5-30· 聯邦快遞榮膺聲譽研究所評選的全球最佳聲譽企業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