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光谷:一束光的全球突圍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張真真 通訊員 柳青 凃燕 游茁瑞
編者按
五年重大成就,十年偉大變革。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團結帶領全黨全軍全國各族人民同心同德、砥礪奮進、克難攻堅,實現了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開啟了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
在喜迎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的重要時刻,本報今起推出“領航中國”專欄,記者深入基層蹲點調研,深度紀實報道,講述群眾身邊可知可感的新變化、實實在在的新收獲。
中國光谷,全國唯一以“光”命名的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
自1976年拉出中國第一根實用化光纖以來,這里因光而興、聚光成谷。
“追光”數十載,中國光谷已是全國最大的光器件研發生產基地、國內最大的激光產業基地,更是全球最大的光纖光纜研制基地、全球最大的中小尺寸面板研發生產基地。
2013年、2018年、2022年,習近平總書記10年來3次到光谷考察。
牢記殷殷囑托,踔厲奮發,向光而行。這一束光,正加速匯聚成國家戰略科技力量,面向全球突圍。
10年來,中國光谷誕生了全球首款128層QLC存儲芯片、超強超低衰減G.654.E光纖國際標準、我國首個Tb/s級硅光芯片、國內首條柔性折疊顯示屏生產線……這一束光,實現了從跟跑、并跑到部分領跑,以領先技術連通世界。
6月28日,習近平總書記在這里考察時指出,光電子信息產業是應用廣泛的戰略高技術產業,也是我國有條件率先實現突破的高技術產業。湖北武漢東湖新技術開發區在光電子信息產業領域獨樹一幟。
突破
8月31日,武漢東湖新技術開發區光谷三路,長飛光纖光纜股份有限公司的高速光纜生產線正自動化運行。
長飛公司執行董事兼總裁莊丹介紹,這里是全球最大的單體光纜生產基地,生產的訂單銷往全球90多個國家和地區。
“現在是以技術換市場,然而,34年前,我們只能靠市場換技術!鼻f丹說,“長飛的‘飛’來自荷蘭飛利浦公司,這是國家幫我們選的!
光電子信息產業,同所有高新技術產業一樣,自一誕生就是面向全球。
1988年,原國家郵電部、武漢市政府和荷蘭飛利浦公司合資成立長飛公司。
“裝備、工藝、備品備件以及原材料,都要從國外進口。某一個備件要更換,需要提前幾個月做規劃,成本高、周期長,這就是‘卡脖子’。”莊丹說,所有的材料中,最重要的是光纖預制棒。光纖預制棒高溫拉絲成光纖,凝聚了光纖光纜行業中絕大部分核心技術。
突破“卡脖子”,2012年,長飛公司決定對標當時美國和日本的光纖預制棒工藝技術,進行攻關。
最吃緊的時候,2013年7月21日,習近平總書記來到長飛公司車間,登上30米高的拉絲塔頂,冒著拉絲爐的高溫和刺眼光芒,觀看了解光纖預制棒被熔化拉絲的過程。
總書記說,一定要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自主創新道路,培養和吸引人才,推動科技和經濟緊密結合,真正把創新驅動發展戰略落到實處。
總書記的話,深深鼓舞了長飛人。歷經5年艱難突破,2017年,長飛成功開發出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工藝和設備平臺,成為全球唯一掌握三大主流預制棒制備技術并實現產業化的企業,登上行業之巔。
“‘卡脖子’的滋味,我們做高科技的人,體會最深!庇幸患,讓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黨委書記兼總裁曾軍記憶猶新。
烽火研發出我國首款可以商用的100G相干收發硅光芯片后,在2018年面臨一個重要抉擇。
“當時,國際同行已采用全新技術路徑開發下一代產品。我們是沿用100G成熟的技術路線,還是打破重來開發下一代產品?”
2018年4月26日,習近平總書記來到烽火,察看芯片等產品后對大家說,“核心技術、關鍵技術、國之重器必須立足于自己!薄翱萍脊リP要摒棄幻想,靠我們自己!
“總書記的一席話,點燃了大家心中打造‘中國芯’的熊熊烽火!痹娬f。
義無反顧,打破重來!研發團隊常常是早上討論技術方案、上午輸出算法版本、下午完成測試、晚上修改、凌晨再測試。
終于,400G相干商用硅光收發芯片研發成功,這是目前國際上已報道的集成度最高的商用硅光集成芯片之一,已應用到骨干通信網絡中。
2022年初,烽火通信所屬的中國信科集團,又發布了國內首款1.6Tb/s硅光互連芯片,可滿足200家千兆寬帶用戶同時傳輸數據,實現了我國硅光芯片技術首次向Tb/s級跨越。
領跑
9月1日,烽火通信展廳,該公司海洋網絡產出線供應鏈管理部經理梁濤指著一款海底中繼器說,目前全球各大洲之間的網絡信息90%以上依靠海底光纜傳輸,但以往,海底通信技術和市場都被歐美企業壟斷。
響應國家海洋強國戰略,掌控產業發展主導權。如今,烽火通信已具備年產1萬公里海底光纜、100個中繼器等核心濕端設備生產制造能力,成為國內唯一、國際屈指可數的集岸端傳輸設備、中繼器等濕端產品、海纜三大類產品和海纜工程施工于一體的企業,海底通信設備傳輸容量全球領先。
一路突破,華工科技創下60多項國內行業第一——首套國產化數控激光切割機、首個半導體激光器芯片、首臺高性能光纖激光器……為中國激光贏得全球行業話語權。
6月28日,習近平總書記在這里考察時指出,要加強技術研發攻關,掌握更多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核心技術,不斷延伸創新鏈、完善產業鏈,為推動我國光電子信息產業加快發展作出更大貢獻。
“國家需要什么,我們就制造什么!比A工科技黨委書記、董事長馬新強說,“立足國內定位為‘國產替代’、立足國際則瞄準‘行業領先’,持續擔起激光工業基礎裝備領域‘國家隊’的使命,以實際行動向總書記作答!
今年上半年,華工科技實現營收62.18億元、利潤5.63億元,分別增長34.04%、61.34%。
以實際行動作答的,還有武漢華星。
2019年,武漢華星全球首發上下無痕的無折痕內折屏。此時,距離三星和LG發布第一代柔性OLED已經過去了6年。
要么快,要么死。此后,武漢華星接連全球首發三折屏、云卷屏,今年7月又發布全球首款8英寸無偏光片360°折疊屏。
從缺芯少屏到好“屏”如潮。9月2日,武漢華星展廳內,數十款“全球首發”“國內第一”依次排開。目前,武漢華星已占據全球兩成顯示面板供應鏈份額,LTPS平板面板出貨量全球第一,柔性AMOLED手機面板出貨量全球前四。
聚變
如今,中國光電子信息產業的版圖上,中國光谷正“群星閃耀”。
中國信科、華工科技、長飛、高德紅外等一大批引領性強、創新水平高的龍頭企業,武漢華星、天馬等硬核行業領軍企業,華為、小米等80余家互聯網頭部企業……
中國光谷已匯聚國家高新技術企業近4300家、瞪羚企業502家,累計培育8家國家級制造業單項冠軍、25家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32家隱形冠軍企業。
中國光谷,正輻射帶動“武鄂黃黃”都市圈乃至湖北光電子信息產業,光電器件占全國市場份額60%,激光設備占全國市場50%,光纖光纜占全球市場25%,已形成涵蓋上游光纖光纜、中游光器件及光模塊、下游光系統設備的完整產業鏈條,實現自主可控。
未來已來,搶先布局。
算力時代,烽火通信聯合相關機構完成算網SPN現網試點,解決算力一跳入云,像用水電一樣方便。
搶占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風口,華工科技研制出氫燃料電池金屬雙極板激光焊接設備、鋰電池激光正負極清洗設備,填補國內空白;完成國內第一個批量生產的高強鋼電池托盤項目,一個3米汽車電池托盤60秒完成激光焊接。
聚焦下一代新型顯示,武漢華星首款1500PPI的VR面板即將量產,是目前全球最高可量產水平;一分鐘僅刷新一次,誕生全球最低刷新率穿戴設備屏。
“我們瞄準新賽道做碳化硅,積極布局第三代半導體!鼻f丹說,長飛完成對蕪湖啟迪半導體及蕪湖太赫茲工程中心收購與整合。
“向著更高遠的地方,鋪展發展的萬千可能!瘪R新強動情地說,“走好科技自立自強的新長征路,這是一條無比光榮的道路,也是我們與時代的雙向奔赴!
- 5-6· 中國鐵路北京局五一假期運輸首日發送旅客125.9萬人次
- 3-24· 中國鐵路,鋪就高質量發展的時代軌道
- 2-28· 中國重汽HOWO新能源輕卡:電力“馬拉松”,想贏就能盈!
- 2-26· 中國重汽輕型汽車即將首秀北京國際房車展,實力新車搶鮮品鑒
- 2-20· 從殘值焦慮到高效流通:解析中國重汽二手車全價值鏈運營的創新之路
- 2-17· 2025旗開得勝!中國重汽1月銷量強勢開局,全年熱銷啟幕!
- 2-17· 1月份中國公路物流運價指數呈現季節性回落
- 2-7· 中國重汽新春短劇暖心收官:與卡友雙向奔赴,共繪最美全家福
- 2-6· 中國重汽:從冬奧會到亞冬會,用科技筆觸繪中國實力
- 1-20· 中國重汽狂攬多項權威獎項,背后隱藏哪些“致勝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