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務創新型中小企業成北交所最好名片
9月2日,北京證券交易所(下稱“北交所”)迎來宣布設立一周年。如今,其已成為服務創新型中小企業的主陣地。
數據更具說服力。其一,截至2022年9月2日,北交所上市公司達110家,中小企業占比77%,戰略性新興產業、先進制造業等占比超八成,覆蓋工業材料、信息技術、醫藥健康、“雙碳”、消費等多元細分創新領域。這體現的正是北交所上市公司技術創新、產品創新、管理創新和商業模式創新等多元化的創新形態。
其二,從北交所上市公司2022年半年報來看,大部分公司的業績表現不俗。統計顯示,截至8月31日,106家(9月1日和2日上市的公司未納入統計)上市公司中,有95家實現盈利,占比89.62%;75家公司上半年營業總收入過億元,其中,9家公司超過10億元。良好業績的背后,體現的正是創新型企業的快速成長能力。
其三,目前北交所共有23家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不含尚未正式公布的第四批企業),2家公司獲得國家科技進步獎,上市公司2021年度研發支出合計35.52億元,研發強度平均4.6%,遠超規模以上企業平均水平。對上市公司而言,持續加大研發投入、加速推進自主創新,有助于進一步完善產業鏈,增強核心競爭力。正所謂,有了研發“真投入”的“澆灌”,必然會結出創新的“碩果”。
創新,是企業實現高質量發展的基本要求和第一驅動力。一方面,需要企業自身努力,把技術研發和自主創新放在重要位置;另一方面,離不開政策支持,這是落實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必然要求。從北交所層面來看,其堅持錯位發展、突出特色,構建了一套契合創新型中小企業特點的特色制度安排,特別是不同的上市準入標準兼顧不同類型、不同特征的創新企業,使得服務對象更精準、更包容。同時,在嚴把質量關的前提下,在上市審核方面做到“又快又好”,使得企業上市更便捷、更快速,有助于創新型中小企業更好地實現價值發現。
創新,是企業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基礎和保障。如今,北交所在推動中小企業創新驅動方面的作用顯著增強并持續發揮作用,標桿性企業已經初步形成聚集效應,形成正面循環。
服務創新型中小企業,已經成為北交所一張最好的名片。
- 4-7· 海南創新監管機制便利種質資源引進
- 3-31· 強創新,延鏈條:江蘇民企揚帆“出海”
- 3-24· 從服務升級看鐵路高質量發展密碼
- 3-3· 鐵路服務升級,助力旅客美好出行
- 1-6· 鐵路服務新舉措,繪就美好出行新圖景
- 12-12· “打創新牌”,這家開發區中小企業“辦大事”
- 12-12· 以科技創新之光,照亮交通強國之路
- 11-21· 湖北創新金融服務支持實體經濟 破解科技型企業融資難
- 11-14· 福建創新探索公開數據資源開發利用 讓數據資源活起來
- 10-21· 服務跟著市場,展現旅游新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