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放創新!解碼江蘇自貿試驗區發展“關鍵詞”
為國家試制度,為地方謀發展。江蘇自貿試驗區自2019年8月掛牌設立以來,持續深化改革探索,形成了一批制度創新成果,取得了階段性工作成效。8月30日下午,省政府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江蘇自貿試驗區三年來取得的改革發展成效。
先行先試,改革發展成效顯著
三年來,江蘇自貿試驗區聚焦“開放型經濟發展先行區、實體經濟創新發展和產業轉型升級示范區”戰略定位,堅持“國內一流、國際公認”自我追求,探索形成了一批在全國和全省復制推廣的制度創新經驗成果,高質量完成了各項目標任務。
自貿試驗區建設的核心任務就是制度創新。省商務廳二級巡視員王存介紹,江蘇自貿試驗區三年來改革發展取得的主要成效,其一就是堅持以制度創新為核心,形成了一批含金量高、受企業歡迎的制度創新成果。
在試點任務落實方面,國務院批復的江蘇自貿試驗區總體方案113項改革試點任務落地見效104項、正在推進7項,總體落地實施率超過98%;全國復制推廣的278項經驗案例我省落地實施率超過95%。在制度創新成果方面,三片區累計探索形成制度創新成果196項,其中11項在全國復制推廣、7項在國家部委完成備案、88項在省內復制推廣。
在推動高水平制度型開放方面,江蘇自貿試驗區致力于提升貿易投資便利化水平,開放型經濟發展質態得到明顯提升。三年共完成外貿進出口1.65萬億元,累計實際使用外資67.2億美元,位居全國同批自貿試驗區前列。
此外,在構建更具國際競爭力的現代產業體系方面,江蘇自貿試驗區不斷做強創新鏈、做優產業鏈、提升價值鏈,累計部署實施90余項重點研發項目、49項重大科技成果轉化項目,突破了一批重大產業關鍵核心技術;培育高新技術企業數量超過3500家、占全省的9.5%。95家自貿試驗區企業在境內外公開上市。
在加快轉變政府職能方面,江蘇自貿試驗區持續深化“放管服”改革,全面推進“證照分離”改革全覆蓋試點。三年來,自貿試驗區累計新增市場主體達8.2萬家,超九成對自貿試驗區營商環境表示滿意。
協同發力,多部門賦能高質量發展
推進江蘇自貿試驗區建設離不開良好的營商環境。省政務辦副主任李曉雷介紹,省政務辦高度重視自貿試驗區深化“放管服”改革,出臺并實施《關于在中國(江蘇)自由貿易試驗區深化“放管服”改革的實施意見》,從加大簡政放權力度、強化事中事后監管、促進政務服務便利等方面提出20條改革舉措。
“2019年省政務辦在江蘇自貿試驗區率先開展‘證照分離’改革全覆蓋試點;2021年,將自貿試驗區改革經驗擴大至全省,對535項涉企經營許可事項全面實行‘證照分離’改革,在自貿試驗區對69項涉企經營許可事項進一步加大改革試點力度。”李曉雷表示。
自貿試驗區的建設離不開金融支持。中國人民銀行南京分行副行長黃向慶介紹,南京分行自加壓力、主動作為,逐步推進各項金融改革試點任務落地落實,金融支持自貿試驗區高質量發展取得明顯成效。具體表現在三個方面,分別是:搭框架,建立健全金融支持自貿試驗區建設體系;推改革,助力打造金融開放創新的新高地;促便利,不斷提升跨境貿易投資自由化便利化水平。
“3年來,南京海關共推出27項制度創新舉措,復制推廣48項自貿試驗區改革試點經驗,完成了《中國(江蘇)自貿試驗區建設實施方案》中涉及海關職責的34項任務。”南京海關總工程師胡克宏表示,南京海關以“空運直通港”創新舉措打通蘇州片區與上海浦東國際機場之間的貨運快速通道;以“中歐班列‘保稅+出口’集裝箱混拼”舉措提升中歐班列出口貨運效率;以“水水中轉”舉措將蘇州工業園區港與上海洋山港、寧波北侖港連接在一起;以“國際公路運輸新模式”優化外貿陸路運輸模式,打通并拓展自貿試驗區外貿進出口渠道為區內企業“保駕護航”。
各具特色,三片區開展差異化探索
自貿試驗區南京片區位于江蘇省唯一的國家級新區江北新區范圍內。南京江北新區管委會副主任林其坤介紹,三年來,借助“雙區疊加”優勢,南京片區聚焦打造具有國際影響力的自主創新先導區,落地基因與細胞實驗室、EDA創新中心等一批高水平創新載體,實施海外人才合伙人計劃,加快建設中國(南京)知識產權保護中心,自主創新能力不斷提升。
“設立三年以來,我們始終堅持從事物發展的全過程、產業發展的全鏈條、企業發展的全生命周期來謀劃設計改革,全面開展積極探索。”蘇州工業園區管委會副主任孫揚澄介紹,蘇州片區圍繞建設世界一流高科技園區,厚植中新合作優勢,大力培育生物醫藥、納米技術應用、人工智能等新興產業,加快打造外資總部經濟集聚區,開放與創新、創新與產業實現深度融合。
連云港具有東西雙向開放、陸海內外聯動的區位優勢,三年來,圍繞“口岸+班列”特色,連云港片區走出了一條差異化發展之路——著力打造中西部地區和中亞國家最便捷、最經濟、最高效的出海口。連云港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會副主任張磊表示,三年來,連云港片區加快建設亞歐國際重要交通樞紐,建設連云港港國際樞紐海港,提升中哈物流基地、上合組織物流園、哈薩克斯坦-東門無水港建設水平,打造國際班列連云港品牌,“一帶一路”交匯點戰略支點功能不斷完善。
此外,江蘇自貿試驗區還積極探索與省內重點開放平臺聯動改革、聯動開放、聯動創新,在推動區域協同發展上積累了有益經驗。在省內聯動方面,支持自貿試驗區與省內57個國家級開發區、國際合作園區等重點開放平臺聯動創新發展;長三角聯動方面,與上海、浙江、安徽共同發起成立長三角自貿試驗區聯盟,推動政策互鑒、產業互促、平臺共建、資源共享。
新江蘇·中國江蘇網記者 強慧娟 洪夢琪/文 洪夢琪/圖
- 4-7· 海南創新監管機制便利種質資源引進
- 3-31· 強創新,延鏈條:江蘇民企揚帆“出海”
- 12-12· “打創新牌”,這家開發區中小企業“辦大事”
- 12-12· 以科技創新之光,照亮交通強國之路
- 11-21· 湖北創新金融服務支持實體經濟 破解科技型企業融資難
- 11-14· 福建創新探索公開數據資源開發利用 讓數據資源活起來
- 10-10· 內蒙古創新綠色金融 “貸”動綠色發展
- 10-10· 創新運輸模式 循環班列打造鋼材運輸“快速路”
- 9-23· 天津創新推動內外貿一體化發展
- 9-12· 青島:開放場景賦能產業轉型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