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山東小城的“碳”追求
本報記者 王延斌 通 訊 員 劉 丁 李 超
日前,山東省科技廳二級巡視員董守義到距離濟南200公里之外的濟寧市嘉祥縣出了一趟差。這天,由山東省科技廳、省科協、濟寧市政府主辦的中國(濟寧)先進碳材料產業發展高峰論壇如期召開。
在“雙碳”目標與高質量發展背景下,這場探討先進碳材料產業發展的盛會吸引了業內眾多“大咖”參會。中國科學院院士、北京大學納米科學與技術研究中心主任劉忠范來了,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石油大學(北京)碳中和未來技術學院院長徐春明來了,來自全國各地200多位碳材料產業鏈上的代表專家們都來了。
對徐春明院士來說,此次參會,不僅僅是探討新技術、新動向如此簡單,他更想通過此次大會了解成果落地之后的進展情況。
10年前,嘉祥縣本地企業山東益大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益大新材料)成立之初,其創始人徐金城就堅持科技立企。正是因為這個戰略發展方向,讓他和他的公司與徐春明院士結緣。
黝黑的外表上布滿細小的孔洞,粗略一看如普通煤炭。在益大新材料,這塊看似普通的“煤炭”意義非凡。
這塊“煤炭”的學名是針狀焦,它是高性能電池的電極材料。長期以來,在國內市場上,它一直依賴美、日等少數公司供應。2017年,益大新材料與徐春明院士合作研發出超臨界萃取技術和多相梯級分離技術,以及變溫變壓的核心操作技術,并依靠上述技術生產的高品質針狀焦填補了國內高端針狀焦的空白,實現了進口替代。
新技術換來的大收益,讓徐金城嘗到了甜頭。
他引入了10余位高層次專家,建立了省級企業技術中心、院士工作站等人才平臺載體,獲得各種專利30余項,牽頭制定了油系針狀焦國家標準和接頭焦行業標準……也正是依靠人才優勢,益大新材料實現了蝶變。
如今,他們成為國內最主要的油系針狀焦供應商,其針狀焦出貨量、出口量均為國內首位。
長期以來,小城嘉祥名聲在外的是“曾子故里”,更是“中國石雕之鄉”“中國嗩吶之鄉”“中國魯錦之鄉”。如今,他們瞄準了打造“北方碳材料產業之都”的新名片。
記者了解到,發展碳材料產業在當地擁有悠久歷史和產業基礎。碳材料產業在嘉祥的興起已有40余年歷史。他們擁有碳材料生產、銷售相關產業規上企業20余家,產品覆蓋了針狀焦、碳纖維、核石墨球、特碳、石墨電極等主要產業,產業鏈較為完整。
此外,這里還有豐富的煤炭資源,儲量26億噸,產能達到1000萬噸,可為碳材料產業發展所需的煤焦油提供足夠原料。
為了發揮傳統優勢,促進新技術落地,嘉祥建立了碳碳新材料產業園。該園區按照“政府規劃引導、企業自主聯建、資源共建共享、完善產業鏈配套”的模式進行投資建設,是一處集創新、研發、生產于一體的科技產業聚集區,是目前全國最大的石墨熱場生產基地。
未來,嘉祥縣將積極承建山東省先進碳材料示范基地,建設山東省先進碳材料研究中心和科技企業孵化器,以人才聚集開展技術攻關、產業交流、成果轉化,力爭打造成為山東省內新型研發機構標桿。
- 1-13· 山東:外貿出口搶抓新年“第一單”
- 1-2· 山東加快推進立體交通體系建設
- 1-2· 山東沂水:“紅色”沂蒙山 涌動“綠電”新能源
- 11-18· 山東商河:電商“新農人”壯大“指尖經濟”
- 11-14· 山東:加快重大場景創新 引領“十強產業”發展
- 11-11· 德令哈:一座會呼吸的城市……
- 10-17· 山東這個小城,如何持續制造消費“爆點”
- 10-17· 山東青島:新技術賦能老城區
- 10-14· 山東青島:為藍色糧倉兜牢保障底線
- 10-10· 山東:“智改數轉”賦能制造業蝶變煥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