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方研討發布“天路宣言” 無人機低空“獵手”有何新進展?
針對低空航路網規劃建設、運營管理等熱點議題,在近日舉行的2022第六屆世界無人機大會暨第七屆深圳國際無人機展覽會上,多方進行研討并發表“天路宣言”。
中國民用航空局原副局長李健在會上致辭時說,2021年,實名登記無人機約83萬架,飛行時間達到千萬小時量級,日均飛行4.57萬小時,持續在航拍、巡查、物流配送、城市空中交通領域發力。
據世界無人機大會執行主席楊金才介紹,中國作為全球民用無人機最主要的產業基地,2021年保持了較快增長,全國共有12000多家無人機企業行業總產值達到870億元人民幣。
在業內專家看來,發展低空經濟需求日盛,無人機規模化、商業化運行時代正在來臨。然而,和地面存在密集公路網不同,低空沒有現成的“公路網”基礎設施。此外,低空經濟發展在很大程度上依賴于低空無人機規模化、商業化運行作為低空“動脈”帶動制造業和服務業的發展。
“要發展低空經濟,低空開放是必然趨勢。”上海特金董事長姜化京表示,他們正在積極參與城市低空空域安全治理,也將繼續積極參與到城市“低空天路網”的建設中,合力打造“低空高速公路”。
據介紹,隨著消費級無人機使用量劇增,“黑飛”“亂飛”引發的安全事故逐步增多,不僅影響低空航道的安全有序,也已限制民用無人機系統的健康持續發展。
針對上述“痛點”“難點”,姜化京帶領他的團隊研發出“TDOA城市級網格化無人機管控系統”,相關成果突破了傳統無人機安防管控中的“單點防衛、獨立運轉、粗放打擊”等局限,可以實現智慧城市背景下對低空無人機的“全時監控、無人值守、數據融合、精準防控、平臺管理”。這一系統已在國內多個一線城市部署落地,被形象比喻為低空“獵手”。
姜化京又以“無人機管制指揮車”為例說,車上搭載無人機偵測反制一體化裝備與管控平臺系統,基于頻譜感知和無線電壓制等技術,具備對“黑飛”無人機的偵測預警、身份識別和快速反制功能,城市環境下的安全管控半徑可達1公里至3公里。
此外,他們研發出“便攜式無人機偵測測向裝備”,通過測向天線可以確定目標無人機的大致方位,便于日常靈活機動的無人機防控作業。
“我們將無人機頻譜信號感知與TDOA時差定位技術相結合,不僅做到了對DIY(自制)穿越機的探測發現,還能快速實現精準定位與實時追蹤監測,為安全防范提供有力技術支持。”姜化京說。
- 5-3· 多方發力鄉村產業振興 加快培育新質生產力
- 4-29· 多方競逐新技術新應用 低空經濟乘勢“起飛”
- 2-29· 多方合力 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邁上新臺階
- 7-10· 浙江多方聯動加強罕見病患兒保障
- 1-5· 多方政策“組合拳”促保交樓穩民生
- 8-18· 多方研討發布“天路宣言” 無人機低空“獵手”有何新進展?
- 1-13· 多方合力促振興,讓農戶走上致富路
- 2-25· 多方密集部署 緩解外貿企業貨運難題
- 12-24· 研討獲獎忙不停!旺鏈科技出席第二屆全球供應鏈數字經濟峰會
- 9-27· 德邦快遞近3個月獲7086萬政府補助 涵蓋多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