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脫貧地區特色產業 廣西千方百計增加農民收入
8月11日,記者從自治區農業農村廳獲悉,廣西把促進脫貧人口增收作為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的硬指標、硬任務抓緊抓好,聚焦產業就業,在拓展農民經營性和工資性收入上持續發力,千方百計增加農民收入。
“從2021年全區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占比看,經營性收入占39%、工資性收入占34%、財產性收入占2.3%、轉移性收入占24.7%。”自治區農業農村廳負責人介紹,農民收入主要有經營性收入、工資性收入、財產性收入、轉移性收入四大增收來源,目前全區農民經營性收入和工資性收入占人均可支配收入的73%,是農民收入的大頭,“因此,促進農民增收就要聚焦產業就業,就要在拓展經營性和工資性收入上發力。”
為此,我區持續鞏固提升脫貧地區特色產業,切實抓好鞏固脫貧成果促進農民增收26條措施落實落地,統籌整合鄉村振興銜接資金與涉農項目資金支持鄉村產業發展,重點發展一批比較優勢明顯、能更多帶動就業的特色優勢產業,努力向高質高效農產品要收入,向延伸產業鏈、提升價值鏈要收入。
多渠道促進農民穩崗就業,加大區內外勞務輸出,落實農民工穩崗就業政策,與珠三角等重點地區及其企業搭建“點對點、一站式”勞務輸送。充分用好用活高素質農民培訓等項目,加強農民職業教育和技能培訓,落實返鄉創業等扶持政策,支持創業帶就業,特別是重點支持脫貧戶和監測戶就近就地就業促增收。
用好粵桂協作機制,全面提升拓展粵桂協作水平,積極做好產業對接、產業幫扶、農產品產銷對接工作,深化粵桂“萬企興萬村”行動,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引進廣東更多企業到重點幫扶縣投資建廠、建設農業產業基地,加快推動我區產業發展深度融入粵港澳大灣區。
建立健全新型經營主體和農戶之間的利益聯結機制,大膽探索“雙綁”帶動的利益聯結模式,即農民專業合作社綁定農戶、龍頭企業綁定專業合作社,讓農民更多分享產業增值收益,帶動農戶持續穩步增收。
- 1-13· 脫貧地區新年里的三個瞬間
- 8-15· 天津提升新能源消納能力積極迎峰度夏
- 8-1· 提升防洪能力 確保平穩度汛
- 1-25· 提升盈利水平推進戰略轉型 安徽上市公司活力凸顯
- 12-7· 山東提升工業經濟含綠量
- 11-16· 四川提升竹產業品牌 一根翠竹帶動多個產業
- 8-14· 重慶:提升“兩江四岸”風貌 彰顯山水魅力
- 4-23· 穩步提升糧食產能 全面推進鄉村振興
- 1-9· 鞏固脫貧攻堅成果 河北多措并舉幫扶脫貧人口穩崗就業
- 12-29· 聚焦“三提升”,讓鐵路線成為民生幸福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