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智能物流市場發展迅速 規模將超過1000億元
快遞業務爆發式增長,企業盈利微薄,效率提升迫在眉睫。2011-2015快遞業務量CAGR超過50%,2015年全年快遞業務量約1200億件。快遞行業為人力密集型產業,快遞行業人力成本占比超過40%、行業競爭日趨激烈,盈利空間受到壓制。快遞物流自動化是降本增效的突破口,且行業具備 自動化改造的客觀基礎。
智能物流市場規模較大,以自動化物流系統來看,其市場規模從2001 年的不足20 億元,迅速增長至2014年的425億元。預計至2020年,國內的自動化物流系統市場規模將超過1000億元,未來幾年行業增速有望保持15%以上。
快遞行業競爭激烈,企業密集登陸資本市場,快遞公司上市持續催化。自2015年底以來快遞公司密集登陸資本市場,資本開支將大幅上升驅動智能物流裝備需求提升。
● 2016 年3 月28 日,阿里旗下菜鳥網絡宣布融資10 億元,聯合物流合作伙伴組成菜鳥聯盟,進一步完善現有的智慧物流供應鏈管理,加速行業在智能物流領域的競爭。
● 2016年4月9日,圓通借殼大楊創世上市,總投資46億元提升硬件自動化、信息化水平圓通智能化改造引起同行追隨。
智能物流行業政策扶持明顯,且中短期政策效應有望加強。政策的核心脈絡是引導物流業向信息化、智能化、自動化的智能物流轉型,打造現代智能物流服務體系。2016年4月6日,國務院常務會議強調“要打破信息基礎設施和冷鏈運輸滯后等瓶頸,打造智慧物流體系”,智能物流主題再次受到政策高度關注。
● 我國智能物流行業呈現出一個充分競爭的態勢,市場上主要的上一定規模的物流系統集成服務商有20多家。
● 從市場份額來看,國外廠商約占據三分之二的份額,國內企業則較為分散,尚未形成巨頭。
● 就智能物流裝備而言,目前內資廠商仍然停留在設備供應商或系統分包商的階段,單體規模都較小。
隨著智能物流裝備企業研發制造水平地提升,內資廠商的裝備產品已經能滿足大部分一般應用需求,對國外純制造商的高價產品形成了較大沖擊和替代。
接下來內資廠商需進一步加大研發投入提升產品硬件精益制造水平和軟件性能,提高產能穩定性,未來快遞等價格敏感性行業智 能裝備需求激增將為價格優勢顯著的內資廠商打開成長空間,經過一段時間集成經驗積累加上對我國行業企業更為熟悉的本土化優勢,我們相信未來內資企業在一些 應用領域將能成長為系統集成商并通過兼并收購不斷做大做強。
- 4-14· 從發展聯通到需求互通再到資源融通 雙向奔赴實現雙贏
- 4-14· 為農業發展鋪就“鋼鐵糧道”
- 3-31· 智能無人系統打造“未來之城”
- 3-17· 菜市場悄然蛻變 引領旅游消費新風尚
- 3-17· 我國最大的新疆耐鹽堿微生物資源庫創建
- 3-10· 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數據局、工業和信息化部聯合印發《國家數據基礎設施建設指引》
- 3-3· 我國擬修法明確:劃分空域應當兼顧低空經濟發展需要
- 2-24· 市場監管總局:鼓勵、支持、保護民營企業加快發展
- 2-24· 國家發展改革委:支持民營企業積極參與“兩重兩新”
- 2-17· 我國將增開銀發旅游列車 如何便利老年人出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