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首座核電站全面投產
來源:不詳 時間:2022-6-30 10:13
6月23日21時35分,隨著168小時試運行試驗圓滿完成,遼寧紅沿河核電站6號機組正式具備商業運行條件,標志著作為東北首座核電站、東北最大的電力能源投資項目的紅沿河核電站一期和二期工程共6臺機組全面投產,并成為國內在運裝機容量最大的核電站。
據遼寧紅沿河核電有限公司總經理廖偉明介紹,紅沿河核電站二期工程始終堅持以“四零”為目標,精細化構建風險分級管控與隱患排查治理雙重預防機制。自項目開工以來一直保持安全生產零重傷、零火災、零輻射事故,連續5年獲得核電工程安質環標準化及國際標桿評估“雙八級”,在行業內處于領先地位。同時,5、6號機組使用我國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核電站數字化儀控系統——和睦系統,拓展了國產設備在關鍵技術領域的應用。自2013年1號機組投產發電以來,紅沿河核電站在運機組始終保持高端穩定運行。截至2022年5月底,5臺發電機組有46項關鍵指標達國際卓越水平(前1/10),占比近80%,處于行業領先水平。
投產發電10年來,紅沿河核電站上網電量始終保持穩中有升。2021年,隨著5號機組商運,紅沿河核電站上網電量創歷年之最,達372.26億千瓦時,相當于大連市全社會用電量的84.2%。特別值得一提的是,當年秋季,東北地區出現階段性電力短缺情況,紅沿河核電站全面響應需求,加強安全生產,實現5臺機組連續滿功率發電,對有效緩解東北地區階段性電力短缺,穩定區域電力供應,起到了“壓艙石”作用。紅沿河核電站6臺機組年度發電量可達480億千瓦時,約占遼寧省全社會用電量的20%,與同等規模燃煤電廠相比,等效于減少標煤消耗約1452萬噸,減排二氧化碳約3993萬噸,相當于種植10.8萬公頃森林。(記者劉友婷)
免責聲明:本網所有內容均轉載自其它網絡媒體,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并不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系本網,本網將在第一時間刪除!
- 3-31· 寧夏首座數智化110千伏變電站投運
- 12-2· 湖北首批“科技人才貸”落地
- 10-24· 東北三省一區多式聯運聯盟運營精品班線68條
- 9-2· 東北協同蓄力促風光生“金”
- 8-22· 東北兩個“魚米鄉”高質量發展對話
- 8-19· 上海首座人形機器人工廠開啟量產元年
- 8-15· 東北持續加快清潔能源項目建設
- 8-8· 東北石化重鎮:在延鏈、補鏈、強鏈中再造產業動能
- 7-25· 東北多城市間推出旅游計次票定期票
- 7-22· 河北首個國家知識產權保護示范區開建 看看石家莊怎么干
圖文資訊
近期熱點
焦點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