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綿陽:著力培育“鎮園之寶” 推進園區產業集聚
6月21日—22日,四川省綿陽市園區高質量發展大會召開,與會人員現場觀摩了綿陽市12個市級以上工業園區,吹響園區高質量發展號角,開啟園區高質量發展航程。
會議采取“現場觀摩+工作會議”形式,與會人員分為A、B、C三組,在2天時間內輾轉全市各地,現場觀摩綿陽工業園區、金家林總部經濟試驗區、綿陽高新區、安州高新區等12個工業園區,看現場、察進度、觀來勢、學經驗、添干勁。
政策推動
5月18日,巨星集團稀土永磁新材料產業園、麥迪克萊光儲一體化項目、埃克森新能源產業園落戶綿陽。三個百億級重大制造業項目同時落地,這在綿陽市歷年的集中簽約活動中尚屬首次。
歷經30年發展,當前,綿陽市擁有市級以上園區15個,是全省唯一一個同時擁有國家級高新區、經開區、綜合保稅區的地級市。但主導產業不強、發展質效不高、發展環境不優等制約園區發展的短板依然存在。
為此,綿陽決定實施“園區提質”“企業滿園”行動,以園區高質量發展引領帶動全市高質量發展。今年以來,綿陽市經信部門到一線了解園區發展和企業困難問題解決進展情況后,梳理整理出了園區主導產業特色化、集約化不足等問題,為政策制定提供方向。綿陽市成立園區提質企業滿園行動領導小組,走特色化、集約化、人性化發展之路,研究制定“1+1+N”的園區發展政策支撐體系,大力開展“園區提質”“企業滿園”行動,人才十條、招商引資十條等一系列政策文件隨之出臺,外塑“顏值”,內提“氣質”,為園區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政策支持。
用心服務
了解企業訴求、傾聽企業聲音是第一步。要實現園區提質,貼心服務,讓企業安心發展,也是重中之重。近來,綿陽市各園區從優化發展環境入手,堅持“軟”“硬”兼施,建管并重,推動行政效能全面提升、營商環境全面改善。作為綿陽市游仙區80%規上工業企業集聚地,從高空俯瞰,游仙高新區卻是“綠油油”的。園區不僅對道路、供水等基礎設施進行高標準建設,還規劃了學校、醫院等生活配套設施,擁有仙山植物園、東山公園、東湖公園等城市休閑綠地。2021年,該園區營業收入達到1250億元。“產城一體、園城融合”的發展理念盡顯。
有形的道路在拓展,無形的服務在搭建。市級相關部門集中入駐為各個企業辦理各類審批服務事項,做到不出園區就可辦事。梓潼工業園區推動涉企行政審批事項向“企業服務中心”集中;科技城新區直管區以高質量金融科技賦能“企業滿園”,為四川九洲集團下屬某企業定制個性化2000萬元融資方案……
建圈強鏈
日前,在綿陽高新區,四川中久國峰科技有限公司正在試產。作為一家掌握新型顯示產業領域材料關鍵技術的企業,該公司量產后可直接為綿陽新型產業顯示相關企業配套。
跳出四川看綿陽,對標發達地區、對照先進標準,綿陽市園區發展仍然還有較大差距,主導產業規模、龍頭企業數量與中東部地區具有一定差距。
對此,專注發展聚焦點,綿陽將大力實施產業強市戰略,提出持續推進工業向園區集中,以實施“園區提質”“企業滿園”行動為重點做強工業,以加快消費提質升級為重點做大服務業,以實施改良品種、提升品質、打造品牌“三品”工程為重點做優農業。與此同時,加快“鎮園之寶”培育,推動每個園區至少有一個“鎮園之寶”,招引配套企業,推動產業建圈強鏈補鏈。
- 3-17· 四川首個省級科技政務服務垂直大模型上線
- 1-6· 四川成都:人城產深度融合 駛入軌道城市高質量發展快車道
- 12-23· 四川高興煤炭儲備基地充分發揮區位優勢
- 12-19· 四川省實現主要干線高鐵5G網絡全覆蓋
- 12-12· 四川:九條“硬”措施深化科產融合
- 10-24· 四川發布設備更新改造地方標準
- 10-21· 四川多措并舉促進農民工就業
- 10-17· 四川首條跨市域軌道交通線路開通初期運營
- 9-30· 四川“百千萬”工程支持農民工返鄉創業
- 9-16· 四川天府新區購房補貼政策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