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裝備巨頭將“出征”義烏裝博會,他們盯上了什么機會?
中國有色、中國通用技術集團;日本SMC、美國BDI、日本那智不二越、美國鐵姆肯軸承、臺灣友嘉;國內行業龍頭企業大族激光、無錫開普、史陶比爾、科沃斯機器人、東華鏈條……這一長串名單看上去頗為激動人心——這些中外裝備制造巨頭們均已紛紛決定“出征”義烏;而時間,就在一個多月后的11月30日。
他們并非為“小商品”而來。事實上,自2013年第一屆“中國義烏國際裝備博覽會”起,這個舉世聞名的“小商品之都”就已變身為一個中外裝備巨頭企業爭相亮相的舞臺:新產品、新技術展示著行業的前沿變革;高峰論壇、專題研討會傳遞著行業的潮流動向;而洽談會、對接會等更是助力著企業的商業發展……僅僅兩年時間,義烏裝博會就已崛起為一股影響裝備制造業的強勁力量。
緊扣“中國制造2025”,深度揭示行業大勢
今年的義烏裝博會將于11月30日——12月3日舉辦。放眼世界,工業4.0的浪潮已經席卷全球,世界各國都在搶占新一輪制造業制高點,中國也于今年正式出臺了“中國制造2025”戰略。因此,義烏裝博會把主題定為“智能、綠色、環保”,并充分結合“中國制造2025”戰略規劃,將高端數控機床、機器人、3D打印、新能源、節能環保等作為主推展區。可以說,本屆義烏裝博會更好地契合了當下的行業潮流,也將深度揭示行業大勢;某種程度上,本屆裝博會也是對“中國制造2025”戰略實施以來的一次全面總結和綜合展示。
事實上,在參展企業中,除了一眾耀眼的業界巨頭企業之外,數量眾多的中小企業也蜂擁而至。對此,中國機電產品進出口商會(簡稱機電商會)副秘書長郭奎龍指出,當前中小企業已經成為經濟“新常態”下的主力軍、成為新一輪科技革命、產業變革和技術創新的核心力量;長三角地區作為裝備制造業大省集聚區擁有數以萬計的中小型企業,而義烏裝博會也將充分整合中小型企業的發展優勢,將技術創新、技術革新、機器換人等理念整體展示。
那么,究竟義烏裝博會有著怎樣的優勢?這些紛至沓來的大中小企業又都盯上了什么機會?
規模持續壯大,散發強勁號召力
簡單回顧一下去年的盛況,似乎就能明白義烏裝博會的號召力:展會實現現場銷售成交額4.16億元、意向成交額28.5億元;來自全國17個省(區、市)以及香港、臺灣地區,和德國、意大利等12個國家和地區的843家企業參展,觀展的觀眾數超過4萬人;展會期間舉辦的“機器換人”高峰論壇、“央企采洽會”、“境外專場采洽會”、“慧聰網專場采洽會”和“行業龍頭企業采購對接會”等多場專業活動吸引專業觀眾達7796人次……
而今年,為了更好地打造這一行業盛會,機電商會從年初開始就在進行著緊鑼密鼓的招展工作,迄今已走訪了包括中國意大利商會、中國瑞士商會、印度機床制造商協會、日本機床制造商協會、俄羅斯車里雅賓斯克州、塔吉克斯坦工商會等在內的60多家商協會,并在福建福州、江蘇張家港、廣東順德等地舉辦多場裝博會宣傳推介會;除了招展工作,機電商會也在展會配套活動方面,做出了改變——據透露,今年的義烏裝博會將采取“1+9”方式,即1場主題論壇,配套9場專業對接采洽會,不僅激蕩思想、傳遞行業潮流,更將充分對接展商與采購商,助力參展企業的商業成就。
立足義烏本地,聚合周邊旺盛需求
事實上,義烏所獨具的資源與優勢,也是吸引眾多中外巨頭企業和無數中小企業紛紛參展的重要原因。
作為馳名中外的“小商品”之都,義烏有著極為豐富的客商資源——據了解,常駐于此的外商就有1.5萬名,每年往來采購的各國外商超過1000萬。在過去的許多年間,工藝品、飾品、小五金、日用百貨……等等種類繁多、質優價廉的小商品吸引著無數客商紛至沓來;而隨著世界經濟調整,境外客商逐漸開始購買制造這些商品的加工機械。因此,這里的外商優勢是其他展會不可比擬的。
而除了本地優勢,義烏地處浙江省,這些年周邊地區正日益展現出蓬勃而旺盛的裝備需求。據悉,未來5年,浙江省3.6萬家規模以上企業將完成一輪技術改造提升工程,裝博會以每年舉辦一屆的形式發展壯大,行業影響力處于漸強態勢,將為浙江省每年5000億元現代化技術改造投資、3000億元“機器換人”裝備采購和700億元電子產品及軟件采購等目標的實現提供平臺支撐。
正是基于此,本屆裝博會重點開展義烏本地及周邊地市的招商工作。據機電商會透露,他們已在義烏本地召開了行業協會座談會、義烏工商聯異地協會推介會等,并拜訪了義烏市模具行業協會、機械行業協會、義烏市企業聯合會、義烏市商人之家等商協會,達成了初步合作意向;此外,機電商會還拜訪了嘉興、臺州、樂清等義烏周邊地區的重點商協會,開展商業化招商合作,目前已與嘉興模具協會等多家協會簽訂合作協議,向協會推介裝博會信息,邀請對方協會專業采購商。后續,機電商會還將拜訪浙江省內其他地市的重點商協會,全面開展裝博會招商工作。可想而知,本屆裝博會還將吸納更多更優質的采購商和展商,充分將義烏及周邊地區旺盛的需求與蓬勃的展會對接起來。
大幕,已經緩緩拉開。一個多月后,義烏,將再次掀起一場席卷裝備制造業的熱浪。
- 1-6· 首批裝備下線 新一代鐵路大型養路機械裝備研制取得重要進展
- 12-2· 冰雪裝備“搭乘”中歐班列遠赴歐洲
- 8-19· 為什么要建立保持制造業合理比重投入機制,合理降低制造業綜合成本和稅費負擔?
- 8-12· 貨運新裝備為鋼材運輸提速降本
- 11-23· 智能裝備助力打造“千億斤江淮糧倉”
- 10-12· 安徽為什么“能留人”?背后的原因值得思考
- 6-5· 高鐵讓他們每天都能享受回家的快樂
- 11-24· 智能裝備業助力“數字經濟”發展
- 11-14· 黑龍江裝備制造業:為打造“國之重器”奉獻力量
- 11-3· 新裝備的“增產降本經”——安徽秋收秋種見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