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海寧加速 向四大奮斗目標邁進
本報記者 張海生 柴天明
牢牢把握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大機遇,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加快建設杭州灣北翼科創樞紐,全力打贏“騰籠換鳥、鳳凰涅槃”攻堅戰,推動全市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浙江省海寧市委書記曹國良在5月21日舉行的海寧“創新發展年”暨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大會上如是說。
在海寧“創新發展年”暨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大會上,海寧表彰了年度創新企業、年度創新人物、年度創新成果和年度創新服務單位(個人),并為企業發放創新獎勵。同時,還有一系列惠企政策、“弄潮兒”創新發展大獎、共享科研儀器設備庫地圖、“揭榜掛帥”技術需求、企業“招賢榜”等一攬子創新舉措對外發布,展現海寧對創新的最新謀劃、最新政策、最新成果。
面向新征程,海寧市確立了四大奮斗目標:一是打造先進制造業集群,這是海寧市高質量發展的“最大特征”。“十四五”時期,海寧要形成“142”產業集群,即做強1個1000億元級時尚產業,壯大泛半導體、高端裝備、光伏新能源、新材料4個500億元級產業,培育生命健康、航空航天2個100億元級產業,邁入全國縣域工業經濟先進行列。
二是推動民營經濟實現新飛躍,這是海寧市民營企業家群像的“最高褒獎”。大力弘揚企業家精神,培育創新型中小企業和“小巨人”企業、單項冠軍企業、高市值上市企業、領軍企業,形成高質量雁陣梯隊。
三是建設杭州灣北翼科創樞紐,這是海寧市科技創新的“最佳布局”。浙江大學校長吳朝暉表示,“海寧市創新的特點,是要充分利用國際校區,匯集全球人才,走國際化道路,因為國際校區在這里。”到2025年,杭州灣北翼科創樞紐要初步成型,成為杭州灣重要創新策源地。
四是打造長三角人才生態最優市,這是海寧市優化營商環境的“最好詮釋”。貫徹落實中央、省委人才工作會議精神,實施人才強市戰略,做強“產才融合”引才模式,打響“后一生態”人才服務品牌。
接下來,海寧市將加速建設杭州灣北翼科創樞紐,讓創新平臺顯露出來;加速壯大產業集群,讓創新實力展現出來;加速提升企業能力,讓市場主體作用發揮出來;加速集聚各類人才,讓聰明才智迸發出來;加速營造創新環境,讓生態品牌響亮起來。
- 3-10· 浙江加速交通設施數字化轉型
- 2-3· 浙江財政今年科技投入將超千億元
- 1-2· 浙江譜寫鄉村人才振興“協奏曲”
- 11-21· 浙江紹興:22項攻堅改革賦能政府增值服務
- 10-24· 浙江實現在檔規上電化學儲能站100%實時監測
- 10-17· 浙江南潯:“數字伙伴”助老年人與“數”俱進
- 10-14· 浙江鄉村振興先行密碼背后的啟示
- 9-23· 浙江:緊盯“小飯碗”,為民辦實事
- 9-12· 浙江布局推進人形機器人產業創新發展
- 9-9· 浙江蕭山:產業社區里的“雙向奔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