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村寨變成“詩和遠方” 看貴州古村的文旅致富路
“昨天聽幾個老奶奶說要做‘神仙豆腐’,現在她們在采樹葉,走,一起去看一下。”
……
貴州省銅仁市德江縣的三個短視頻賬號火了,視頻中或是花甲老人張金秀在廚房張羅飯菜,或是孃孃王進紅在田間收集食材,或是駐村書記劉杰帶領網友走進傳統手藝人家中,他們的身后都是風景秀美獨特的土家族村寨。
隨著“黔東農倉”“古村樂樂”和“古村28渡”三個抖音賬號的爆火,煥河村和大寨村也熱鬧了起來。截至2021年12月,煥河村已累計接待游客7.5萬人,最熱鬧的時候,每天都要迎來七八百位游客。從“空心村”變成游客口中的“詩和遠方”,這樣的變化,除了村民們的勤勞奮斗,還不得不提到一個人,他就是85后小伙丁浪。
2015年,在廣東打拼的丁浪回到家鄉,走上了農村電商這條路。多年的電商從業經驗讓丁浪對流量有很高的敏感度。2018年,丁浪關注到抖音帶貨扶貧,并順勢參加了扶貧達人培訓。
緊接著丁浪就投入到短視頻制作中,幾次失敗后,他把目光投向了古色古香、風景秀美的煥河村。
煥河村的網紅景點“民衛井”。受訪者供圖
煥河村位于大山深處,村里保留著青瓦房、青石路等古村特色。幾年前一次幫助售賣土雞蛋的經歷,讓丁浪記住了這個古樸寧靜的村寨。通過村主任趙紅軍的介紹,丁浪認識了住在古井上面的張金秀,于是,煥河村第一個傳統村落加傳統美食的抖音賬號誕生了。
不到半年,“黔東農倉”就積累了30多萬粉絲,并體現了不俗的帶貨能力。村民提供優質山貨,丁浪負責直播銷售,在全村人的共同努力下,2020年,“黔東農倉”賬號線上線下的總銷售額達到200萬元。2020年7月,德江縣掛職副縣長郭曉春來到“黔東農倉”直播間,賣起了家鄉的花椒、茶葉、蜂蜜等特產,短短兩小時,銷售額達到20多萬元。
為了和“黔東農倉”區分,丁浪團隊啟動新的抖音賬號“古村樂樂”,主人公就是年輕、干活麻利的樂樂王進紅。一條條視頻的爆火讓“煥河村”的名號越來越響亮,原來不通車的村落,現在反而開始堵車。
村民們在家門口開起小賣部。受訪者供圖
對于遠道而來的游客,村里人起初并不適應,認為游客打亂了原本的生活節奏,但經過村委會多次開會溝通,大家改變了想法。漸漸的,村里的長廊上有了賣當地特色小吃的攤點,村民利用古屋開起農家樂、民宿和小賣部,越來越多的村民愿意在家門口創業。
村子火了,也“活”了。在地方政府的支持下,煥河村不僅新添了消防設施,還建起了人行步道、停車場、文化休閑健身廣場,設立了公廁、路牌等旅游設施,村容村貌得到了很大的變化,對游客的吸引力也更強了。
煥河村成了“網紅村”后,丁浪把鏡頭對準大寨村的第一書記劉杰,不同于前兩個傳統村落美食賬號,“古村28渡”定位于記錄基層干部助力鄉村振興的實踐工作。
丁浪(左)和劉杰(右)在村中體驗傳統剪紙。受訪者供圖
自2021年5月8日駐村以來,劉杰通過進村入戶走訪調研,結合大寨村資源優勢,建立集康養避暑度假、山地戶外運動、鄉村文化旅游為一體的“貴州千重嶺鄉村旅游度假區”,同時成立公司,負責接待、食宿等服務工作,并通過“古村28渡”宣傳,促進農文體旅融合發展。
通過新媒體助力鄉村振興的“古村28渡”得到了當地政府的認可,其他鄉鎮的駐村干部也紛紛來到大寨村參觀、了解、觀摩學習。
兩村書記、丁浪和村民們經常在一起交流,為實現古村優質持續發展出謀劃策。煥河村第一書記趙進桃計劃,回村創業的年輕人越來越多,曾經無人傳承的花燈、“打溜子”等土家族特色民俗要重新學起來,實現旅游產業和傳統文化傳承同步發展。
劉杰認為,大寨村還要發展一家鄉村企業,通過“旅游產業化”促進農文體旅融合發展,打造鄉村振興示范樣板。
“現在我要做的是把煥河村和大寨村宣傳好,將新媒體助力鄉村文旅的發展模式推廣到更多的鄉村,爭取貴州的每一個縣都能有一個百萬粉絲級別的短視頻賬號。”丁浪說。
- 7-29· 安徽:傳統產業轉型升級階段性目標明確
- 7-15· 蕪湖,傳統制造業強市的發展空間有多大?
- 3-28· 傳統農業從“新”出發——湖北農業生產一線見聞
- 1-8· 傳統網絡助推創新發展 郵政網絡成為數字化應用推廣中不可或缺一環
- 11-2· 傳統產業轉型中煥發活力——西藏立足自身稟賦加快發展
- 9-4· 重慶傳統汽車零部件企業轉入新賽道 變出新活法
- 7-24· 傳統與現代碰撞 江蘇蘇州探出古城保護新路子
- 11-3· 廣東:從傳統汽車制造強省邁向新能源汽車大省
- 1-27· 傳統新生優勢賦予山東強勁發展動力
- 10-14· 貴州村寨融入交通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