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4200億元留抵退稅款落入企業“口袋” 護小微促發展
減稅降費,是頂住經濟下行壓力、促進經濟平穩健康運行的關鍵之舉,是助力企業應對疫情沖擊、促進生產生活穩步復蘇的有效保障,是應對困難挑戰、復雜多變國際環境的重要抓手,在經濟發展中發揮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實施新的組合式稅費支持政策,全年退稅減稅約2.5萬億元。其中,主要措施是留抵退稅,規模約1.5萬億元。
留抵退稅就是把增值稅期末未抵扣完的稅額退還給納稅人。今年,實施大規模增值稅留抵退稅相當于為市場主體新增約1.5萬億元現金流,有助于幫助企業在生產經營中輕裝上陣。
記者從國家稅務總局了解到,4月1日至15日,已有4202億元留抵退稅款退到52.7萬戶納稅人的賬戶。分企業規模看,小微企業是受益主體,已獲得退稅的納稅人中,小微企業51萬戶,占比96.8%,涉及退稅金額2422億元,占比57.6%;大中型企業1.7萬戶,占比3.2%,涉及退稅金額1780億元,占比42.4%。
近三成的留抵稅款落入企業“口袋”,為小微企業紓困解難,更為市場主體發展注入信心。
在青島,一家對外集中供熱的企業為近9萬戶居民和118戶企事業單位提供供熱服務。隨著供暖季結束,企業無法繼續享受政府提供的供熱補貼,日常經營又面臨煤炭等原材料價格持續上升和老舊設備升級導致成本和資金壓力,經營遭遇困難,亟需資金支持。得知這一情況后,青島市南區稅務局主動登門,輔導企業進行留抵退稅申報,讓企業在4月當期就享受到了近1400萬元的留抵退稅紅利。
“稅務部門主動上門,手把手輔導我們申報,讓我們第一時間享受到了政策紅利,極大緩解資金上面的燃眉之急,真是一場及時雨。”公司財務負責人梅超說。
在寧波,一家主營儀器儀表制造加工的微型企業,受疫情影響公司生產一度陷入停滯狀態,資金鏈壓力非常大。“大規模留抵退稅政策的實施,給企業注入了一針‘強心劑’。”公司財務負責人周女士表示,“經過稅務部門的輔導,34萬元留抵退稅很快到賬,為我們渡過難關注入了資金‘活水’。”
在廣東省江門市,一家以運營貨運碼頭為主的企業運輸業務受到疫情沖擊較大,企業資金鏈運轉面臨巨大壓力。大規模留抵退稅政策實施后,當地稅務部門第一時間梳理企業情況,通過遠程幫辦、線上指導等方式輔導企業順利取得900多萬元的留抵退稅款。該公司負責人表示,這場稅惠“及時雨”對緩解疫情影響,維持港口運轉,保障海上運力提供了充足的資金預算。
全國政協常委、中國稅務學會副會長張連起對人民網記者表示,在當前我國經濟整體上呈現需求收縮、供給沖擊、預期轉弱三重壓力疊加態勢的情況下,讓退稅資金“活水”直達企業,減退的是稅費,增加的是信心,有效幫助了企業頂住經濟下行壓力,穩定宏觀經濟大盤。
山東財經大學教授潘明星表示,小微企業數量多、分布廣,是就業的主渠道、發展的生力軍。近年來,黨中央、國務院部署實施減稅降費,小微企業一直是重點支持對象。大規模增值稅留抵退稅凸顯了扶持小微企業這一鮮明導向,是雪中送炭的溫暖之舉。
- 3-24· 2025年京津冀首趟銀發旅游列車啟程
- 3-3· 2025年鐵路春運累計發送旅客5.13億人次 貨物4.15億噸
- 3-3· 2024年民營企業在我國外貿領域創造“三個首次”
- 2-24· 2025年穩外資工作怎么干?四部門回應關切
- 2-24· 2024年中國郵政行業寄遞業務量完成1937億件
- 2-17· 2025年1月全國鐵路完成固定資產投資439億元 同比增長3.7%
- 2-10· 2025年春運全國鐵路發送旅客超3億人次
- 2-3· 山西:2024年度省級中小企業園名單出爐
- 2-3· 2024年,山西交出亮眼“創新成績單”
- 1-27· 2025年春節假期小客車上高速繼續免收通行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