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修訂新增產業禁限目錄
本報北京電 (記者賀勇)全市禁止新增火力發電,增加對氫能、智能網聯和新能源汽車配套制造等細分支持……近日,北京市政府印發了《北京市新增產業的禁止和限制目錄(2022年版)》。
同以往相比,修訂版的《目錄》在把好產業準入關時更加精準,一方面瞄準“雙碳”目標,進一步強化對新增產業在生態環保方面的要求,從源頭嚴控非首都功能增量,助力構建高精尖經濟結構。另一方面,對與群眾日常生活密切相關的生產、生活性服務業予以支持,讓群眾生活更加便利。
據介紹,北京市2014年7月在全國率先發布了旨在治理大城市病、實現瘦身健體的《目錄》。實施7年多來,《目錄》對于倒逼發展方式轉變、促進減量提質和改善生態環境發揮了重要作用。截至目前,全市不予辦理新設立或變更登記業務累計近2.4萬件。與此同時,北京為構建高精尖經濟結構打開了更大空間?萍肌⑸虅、文化、信息等高精尖產業新設市場主體持續增加,占比從2013年的40%上升至2021年的62%;高技術產業快速發展,增加值占比由2013年的21.6%上升至2021年的27%,為發展現代產業體系增添了新動力。
北京市發改委相關負責人介紹,此次修訂強化了對重點行業、重點區域的差異化管理,圍繞生態環保、城市運行保障、高精尖項目落地等領域進行優化完善,在發展符合首都功能定位的產業上更精準。例如,全市層面由原禁止新增燃煤火力發電、燃氣熱電聯產調整為禁止新增火力發電、熱電聯產(保障城市應急備用、調峰和基本運行除外)。同時,適應傳統商圈改造、新業態發展和便民服務需求,對核心區、城四區、城市副中心餐飲業措施進行調整。為方便市民收寄快遞,進一步細化快遞服務業措施,對智能快件箱和快遞服務站運營企業予以支持。此外,《目錄》增加了對氫能、智能網聯和新能源汽車配套制造等細分支持。對數據中心的管理,不再單純依據PUE值,而是綜合考量業務功能、能耗、水耗等因素,引導數據中心分區分類梯度布局、統籌發展。
“《目錄》不是要限制發展,而是為了瘦身健體,推動首都實現高質量發展。”北京市發改委相關負責人表示,《目錄》嚴守新增產業和功能底線,著力優化經濟結構、促進產業轉型升級,共同形成北京市指導產業發展的基本制度框架。
- 4-28· 北京至廣州快速多式聯運班列實現常態化運營一周年
- 4-21· 北京首發“濰坊風箏號”旅游專線列車
- 3-17· 北京大興:小番茄背后的“大科技”
- 3-10· 北京數字經濟發展動能澎湃
- 1-13· 北京綜合保稅區優化產業配置顯成效
- 1-13· 北京推出一攬子穩增長專項行動力促“開門紅”
- 1-13· 北京商圈品質提升收獲亮眼成績單
- 1-2· 北京統一部分執法檢查標準
- 11-21· 北京加快存量數據中心提質升級
- 11-21· 北京、天津、河北等8地推出旅居養老機構服務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