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遞安全生產操作規范》正式實施 湖州寄件驗視落實情況如何
從本月起,《快遞安全生產操作規范》作為國家行業標準正式實施,寄包裹除了必須出示本人身份證等有效證件外,快遞單必須實名、包裹也必須先通過快遞員檢查驗視。
其實,從去年11月1日起,快遞實名制登記就開始實施,半年多時間過去了,湖州市落實情況如何?“檢查得可嚴格了。”每次上門寄件,市民楊媛媛都是這一感受,她所說的是位于湖城仁皇山路上的一家快遞網點。“每次上門寄件,我都主動不封好包裹,因為即使封好了,他們也會拆包驗視,看是否有易碎易燃易爆的物件。”楊媛媛說,起初,覺得麻煩,又要登記,又要拆包,但時間久了也就習慣了。現在,每次寄件,都會主動帶上身份證進行實名登記。“也是為了快遞市場的規范有序發展,我們積極配合也是應該的。”
也有市民有著截然相反的遭遇。市民李小姐上周剛寄過一個快遞,快遞小哥上門取件時,并沒有要求實名登記,也沒有對包裹進行驗視。“他只是問了句這是什么呀,并沒有讓我出示身份證。”
記者隨機采訪了一些有寄件經歷的市民,部分市民表示一些快遞會嚴格執行標準,但也有部分市民表示,實名登記并沒有落實到位。至于原因,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快遞小哥說,一般在公司的營業網點收快件,會按照實名制程序操作,但是在上門收件時,對于沒有身份證的客戶,往往都是“睜一只眼閉一只眼”的。“如果客戶沒帶身份證就不讓寄,總不好意思吧?總感覺我們在為難他們,下次生意可能也難做了。”這名快遞小哥說。
對于快遞小哥來說,實名登記、拆包驗視還會花費不少時間。一名沈姓快遞員跟記者說,實行實名制登記后,自己要核對寄件人的身份信息,登記身份證號碼,要拆包驗視,花的時間是之前的兩倍多,還會經常因顧客的不理解、不配合遭罵。
正如這名快遞小哥所說,許多寄件人不配合是造成實名登記難落實的一大原因。“看著自己的個人信息被記錄,總是很擔心的,萬一泄露了被壞人利用了,怎么辦?”經常網購的田女士很注重保護自己的隱私,每次寄件不留全自己的姓名,電話留的也是單位電話。
采訪時,不少快遞員還提到,因為他們通常都是在固定區域內收取快件,接的也都是熟客的生意,因此,憑借的是相互信任。對于不熟悉的客人寄件,還是會提出核實身份的要求。
其實,寄件人對信息泄露也不用太擔心。記者了解到,湖州市郵政管理局和公安機關正在加緊聯合開發寄遞渠道實名制采集終端,通過審核合格和完成登記注冊后的從業人員,才有權使用終端采集身份證信息,將數據信息進行加密后,通過手機移動網絡交換傳輸到后臺系統進行留存。因此,用戶的個人信息不會留存在手機等終端設備上。
- 4-28· 鐵路安全“護苗”顯擔當
- 3-31· 驛站效率翻倍!良田快遞出庫儀實測:1秒1件、0漏掃、免云存儲
- 1-27· 快遞業迎來年貨寄遞高峰
- 12-26· 實施辦法加快修訂 鋼鐵產能置換政策將優化
- 12-23· 如何讓冰雪經濟這團“火”燒得更旺燒得更長久?
- 12-9· 進一步規范農村客貨郵運營行為 乘客安心 貨物安全
- 12-9· 如何降低全社會物流成本?兩辦最新部署來了
- 11-21· 如何拓展豐富三明醫改經驗內涵?浙江這樣“答題”
- 11-18· 我國快遞年業務量首次突破1500億件
- 11-14· 津出臺實施辦法:最高給予30萬支持 留學回國人員可申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