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興號”馳騁大涼山,鄉村振興“跑”起來
“復興號”飛馳,振興路加速。
2月14日,中國青年報報道,大涼山的“復興號”滿月了。自2022年1月10日首次開行以來,西昌西站和昆明站之間的“復興號”動車組已經運行了1月有余。這是大涼山歷史上首次迎來“復興號”動車組。
2021年,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最后7個縣脫貧摘帽,彝族群眾世代居住的這片土地告別了絕對貧困。2022年“復興號”開進大涼山,成了當地的又一件大事。
“復興號”運行滿月,打卡勝地變身致富助手。說起大涼山,不得不提到成昆鐵路。上世紀70年代建成通車的成昆鐵路,50多年來開行綠皮火車,一直默默陪伴著大涼山的彝族百姓,帶著他們走親訪友、走出大山、走向富足。今天,得益于成昆復線鐵路快速修建,西昌至昆明之間“復興號”動車組順利開行,大涼山的新鮮水果和特產山貨有了更加快捷的出山通道,能夠銷往到更遠的東南沿海地區。這趟“復興號”,不僅大大縮短了西昌到昆明之間的時空距離,也極大帶動了大涼山沿線的物流貨運,為當地旅游業、服務業等的發展注入強勁動能,為沿線鄉村振興和城市發展帶來了無限機遇。
這是一趟“民生列車”,把大涼山接入“大循環”。在這個高鐵迅速發展的時代,一日千里的高鐵成為新時代經濟發展的強力“引擎”!白哞F看中國”是我們共同的夙愿,坐上高鐵奔赴山海,更是大涼山的彝族百姓心中的夢。如今,奔馳的“復興號”把大涼山接入全國高鐵網,加快了大涼山百姓的出行腳步,成為了推進鄉村振興的“加速器”。為了方便彝族百姓出行,鐵路部門不僅在進站指引和設施標識上標注彝語,還挑選了彝族列車員為大家當好翻譯,讓言語不通的旅客也能感受到格外的溫暖,F在的大涼山,“小慢車”暢通“微循環”,“復興號”接入“大循環”,出行的夢想不再困難,百姓的生活更加幸福。
這是一趟“時代快車”,帶著大涼山全力奔向復興。以往的大涼山,慢火車晃晃悠悠,頗有一種“歲月長、時光慢”的感覺,F在,“復興號”穿越美麗涼山,馳騁城市鄉村,“高鐵時代”如約而至。站在新起點,凝聚新力量,這趟“復興號”列車,為大涼山百姓的虎年開了個好頭。新的一年里,彝族百姓們坐上“復興號”,一定會更加提振干事創業的精氣神,把曾經脫貧攻堅征程上最大的“硬骨頭”建設成祖國大西南美麗的“后花園”,鄉村振興的美麗畫卷必將在這里加快呈現。
“復興號”列車,永遠向前奔跑,在大涼山開創一個嶄新的發展時代,百姓的生活充滿美好的希望。
跑起來,“復興號”!出發吧,大涼山! (袁成奇)
- 8-26· 復興號“風火輪”研發記
- 7-1· 復興號家族日益龐大 中國高鐵技術樹起國際標桿
- 6-27· 復興號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特等獎 已累計運送旅客22億人次
- 6-17· 升級版復興號將在京滬高鐵上線
- 6-6· “鐵龍”馳騁,為經濟發展注入源源動力
- 5-13· 武廣段復興號列車可按時速350公里運行
- 5-13· “銀龍”馳騁山水 為“五一”假期賦能
- 3-25· 鐵龍馳騁播撒春耕“及時雨”
- 1-11· 銀龍馳騁展新篇 冰雪文化新風尚
- 12-14· “糧龍”馳騁,一路向南好“豐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