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性猛交xxx,亚洲精品丝袜日韩,色哟哟亚洲精品,色爱精品视频一区

中國物流行業網 新聞中心
中國物流行業網 > 新聞中心 > 企業資訊 > 內容

馬純濟:從引進來,到走出去

分類:企業資訊  來源:物流行業網   時間:2016-6-13 8:32

                  馬純濟  中國重汽集團董事長、黨委書記

 

馬純濟表示,當年支撐中國重汽走出困境、快速發展的是自主創新;今天,中國重汽能夠化危為機穩步發展,靠的還是自主創新。

 

很多年后,馬純濟還能清晰地記得他第一天赴任中國重汽的情景。

 

坐著馬扎,拎著暖水瓶,啃著燒餅的職工們黑壓壓坐滿一院子,看到他后,大家呼啦一下子全圍了上去,滿臉憤怒地呼喊,“你說,什么時候發工資?”

 

面對一張張凝重的面龐、悲憤的目光,馬純濟多少有些猝不及防。但很快,這位曾經主管濟南工業經濟的副市長被震撼了。他知道,拯救這個老國企、解決7萬職工的生存問題絕對是自己不可推卸的責任。

 

這與他的經歷有關。自1970年12月參加工作后,他先后在山東濟南汽車配件廠當過工人、團委書記、車間黨支部書記、車間主任、廠辦公室干部、黨委書記、黨委書記兼廠長,而這個配件廠,也是中國重汽前身——濟南汽車制造總廠的旗下企業。

 

但此時的中國重汽,遠比他想更為困難。截至1999年年底,企業負債總額已經達到168.27億元,實際虧損近百億元,拖欠職工工資長達13個月,1.7萬名離退休職工沒有納入社會保障。

 

馬純濟需要盡快為這個瀕臨破產邊緣國有企業開出一張有效的“救命藥方”。一段力挽狂瀾的傳奇故事就此開始……

 

16年時間,很漫長也很短暫。一甲子崢嶸歲月,16年勵精圖治,歷經風雨飄搖而又涅重生的中國重汽,而今已當之無愧地擔當中國重型汽車工業的領軍之位。

 

2015年,在宏觀經濟下行壓力加大,重卡市場遭遇重創的市場環境中,受益于產品升級,中國重汽全年銷售整車15.8萬輛,其中重卡9.88萬輛;實現銷售收入616.6億元,利稅總額27.2億元;同時出口整車2.7萬輛,同比增長8%,連續11年保持國內重卡行業出口第一,是國內重卡行業中運營質量最好的企業之一。

 

面對成績,馬純濟表示,當年支撐中國重汽走出困境、快速發展的是自主創新;今天,中國重汽能夠化危為機穩步發展,靠的還是自主創新。

 

在堅持自主的同時,中國重汽的創新眼光也是開放的。堅持自主創新的同時,也要向國際集團合作,但必須要把握主動性。“在中國的舞臺上讓外國人唱主角,我們做不到,也絕不能容忍。”馬純濟說。

 

引進來,是為了更好地走出去。無論是生機蓬勃地創新轉型,還是氣吞萬里地海外謀局,馬純濟最終的目標,是將中國重汽打造成具有國際化水平的、有自主研發能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的、營業收入過千億的商用車企業集團。

 

“從起步到現在,重汽一代一代的領導者都沒有忘掉自己的責任:要給中國人造車,要走向世界,實現中華民族的汽車夢。”馬純濟表示。

 

 

?  重生 力挽狂瀾

 

作為中國重型汽車的搖籃,1956年,中國重汽集團有限公司的前身濟南汽車制造廠成立。1960年制造出中國首輛重型卡車黃河系列JN150,結束了中國不能生產重型汽車的歷史。同年5月,毛澤東主席到濟南視察時,參觀了這輛車。60年代,朱德元帥親筆題詞“黃河”,更是其輝煌的見證。

 

上世紀70年代末,為改變中國的商用車缺重少輕的局面,引進重卡技術被國家列入了“六五”計劃中。1983年,中國重汽成功引進了奧地利斯太爾重型汽車項目,是國內第一家全面引進國外重型汽車整車制造技術的企業。中國重卡領域的歷史由此掀開了新的一頁。

 

此后多年,中國重汽見證并參與了中國重卡行業重要發展節點。

 

20世紀90年代末,隨著中國經濟從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軌,光環里的中國重汽逐漸暗淡。陳舊的經營觀念、管理水平以及落后技術無法適應市場經濟競爭,讓老國企陷入千瘡百痍的境地。

 

2000年7月,國務院總理辦公會決定,對中國重汽進行戰略性重組。2000年8月,還在日本帶隊考察的馬純濟被時任濟南市市長的謝玉堂緊急召回,臨危受命掌舵重汽。

 

一如本文開頭的一幕,要讓這個疾病纏身的“巨人”重獲新生,何其容易?

對于亟需解決“吃飯”成問題的員工而言,誰給發工資就是他們眼中的好領導。可是,錢在哪里?

 

“我剛剛調過來干這個董事長,也沒帶著印鈔機來,怎么給你們發工資?給我一個月行不?”馬純濟對上訪職工回話。“不行,等不了!”有職工并反問新董事長,“你一個月不吃飯行不行?!”

 

車間停產,人心惶惶,上至集團公司領導,下至普通職工,每個人都在想辦法另謀生路,技術人才大量流失,正在辦理調離手續的員工就有好幾百人,這正是當時中國重汽最真實的寫照。要想重獲新生,企業就必須盡快獲得充足的翻身資本,否則,不僅企業人心渙散的狀態無法得以緩解,恢復生產更是一種空談。

 

想要再去找新錢,首先要丟掉沉重的舊債包袱。

 

當年9月,適逢朱基總理到山東視察工作,在工作匯報大會上,馬純濟被朱總理叫到了臺前。“聽說你的企業虧損了80多個億,中央審計署都來核實了,是真的嗎?”面對總理的問話,馬純濟沖口而出:“總理,不是真的,比這個數還大。”

 

他告訴總理,現在審計范圍只是涉及到企業的二級單位,80多億的虧損額也僅限于此。而虧損總數會超過100億。

 

當總理問及其解決方法時,他對總理提出了兩條建議,第一,企業要奮發努力,要靠企業自身艱苦奮斗、奮發努力、自主創新,克服當前困難,實現企業發展。第二,國家在財務上給些政策支持。馬純濟坦誠地對總理保證:“我剛到這個企業,所以現在還不知道怎么去做,我只能向總理保證,從我接管開始,后面的事情都由我負責。”

 

這種事實求是的態度,讓朱總理當即表示,在政策和資金方面,相關部門將考慮給予中國重汽更多的支持。

 

與總理的對話結束之后,心急如焚的馬純濟隨即踏上了前往北京的火車,在馬純濟的奔走下,通過財政部和勞動部的共同協商,很快就為中國重汽爭取到了一筆5000萬元的“下崗職工生活費”。

 

如何盤活這5000萬救命錢?馬純濟明白,這筆錢,既不能用于發放職工工資,也不能用于企業生產,否則都將視為違規操作。即便這筆錢一次性付給下崗職工,仍然是杯水車薪,無法解決中國重汽的燃眉之急。

 

回到濟南后,馬純濟立即找來了一位打過交道的銀行行長,希望順利通過“存一貸二”的方式,將5000萬元存入銀行,并貸款1億元作為生產啟動資金。

 

對方說,馬書記您老領導的人品我信,但用什么做抵押?畢竟,公司土地、房產之前都做過抵押了。把勞動部的批復文件給這位行長看后,馬純濟說,我還有身份證可以押呢。

 

順利地得到了銀行的1億元貸款后,馬純濟先拿出一部分給職工發了半個月工資,剩下的錢作為生產啟動資金。

 

為了爭取核銷債務,頻繁地往來于濟南與北京之間的馬純濟,在7次叩響最高人民法院的大門之后,他終于得到了中央的政策落實。最高法院對中國重汽啟動了司法保護,前后9次,令債主們偃旗息鼓,不再通過司法程序討債。同時,在超過100億的債務中,中央銀行出面將150多家債權人的債務核銷了30億元,加上政策性的破產費用,企業的債務一共減免了60多億元。

 

馬純濟清楚,要解決根本問題是起動生產,把滿足市場的產品用最節約的辦法,推向市場。

 

他開始考慮從企業自身尋找自救之路。

 

隨后,馬純濟賣掉原本位于濟南市區的廠房,將生產基地搬到了地價更便宜的郊區,僅橋箱廠就賣了2億元之多,這為重汽籌集了部分生產資金。

 

在黨家莊的停車場,馬純濟發現存放著5000輛滯銷的庫存車,他把積壓多年的汽車拆除,變廢為寶,清點庫存零配件,盤活資產,將翻新后的產品憑借相對便宜的價格打開市場。與此同時,馬純濟大力推行“鐵腕政策”,對企業下屬公司的賬戶和小金庫進行全部清理,實行收支兩條線,僅二級公司小金庫就清理出近1億元。

 

在上任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內,包括銀行存一貸二、拆車變賣,加之對下屬單位小金庫清理的總共所得,馬純濟憑借其驚人的魄力,獲得了3億元的“救命”資金,這讓中國重汽從“死亡”的邊緣掙扎了回來。

 

核銷了債務,獲得了重新生產的啟動資金,馬純濟開始著手處理另外一個非常棘手而關鍵性的難題——人員安置。

 

在保持企業穩定的前提下,馬純濟和中國重汽管理層通過摸底調查,最終制定了一套適合中國重汽的減員分流方案。這套方案的核心,是定編定員、競聘上崗,有能力者上。它的意義在于,能夠快速有效地為中國重汽梳理并聚攏企業重啟所需要的職工隊伍,分流掉不適合重生階段的員工。

 

丟掉包袱的中國重汽,終于從根本上解決了企業發展的問題,重獲新生。2001年,中國實現銷售收入62億元,重型汽車銷售量達到全國第三位,各項指標的增長率在90%以上,實現了當年持平的目標。

 

在中國重汽重組期間,前國務院副總理吳邦國的支持,令馬純濟每每提及都感觸很深。除了在重組過程中精心安排、科學組織外,既懂經濟又懂企業發展的吳邦國副總理,對重汽發展還提出寶貴意見,他提出,“四等企業賣產品,三等企業賣技術,二等企業賣品牌,一等企業定標準”,對于重汽下一步發展寄予期望。

 

成為全球市場定標準“一等企業”,這也是馬純濟帶領重汽的發展目標。

 

?  發展  以我為主

 

國家的政策支持,只是中國重汽難以擺脫困境的第一步,馬純濟深知,如果企業自身不改革不努力,同樣難逃破產命運。

 

一是中央政策的獲得必須靠自己的努力爭取;第二,即使中央給了政策,各個相關部門能不能落實是一個很大的問題,這個過程需要企業自己去操作;第三,政策落實之后,企業能不能真正實現發展,這也完全依靠企業自身的努力。

 

在反思中,馬純濟與重汽職工意識到,企業生存困難的根本問題,在于沒有形成一套適應企業自身特點和市場競爭需求的發展思路,沒有按照市場規律制定、實施可行的發展規劃。

 

重汽的衰敗,某種意義上講更是輸給了自己。

 

例如,老重汽于1983年從奧地利引進的斯太爾技術,盡管曾一度成為中國重型卡車的代名詞,但在17年的時間內,企業只注重該技術的國產化而沒有開發一款新車,技術人員就是對一個零件也不敢改動;而擁有1500人龐大規模的銷售隊伍,始終停滯于落后的自銷模式,平均每年只能賣出7000~8000輛車……

 

賦予重汽現代化的管理理念,這是馬純濟此后多年一直在做的事情。在這其中,企業員工要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而不是把發展的動力全部寄托于外力上。

 

這一點,早在中國重汽當年與沃爾沃的合資項目談判中,馬純濟就已經遵從這一原則。

 

和所有中國工業領域類似,在一窮二白的起步階段,引進吸收國外先進技術,往往是汽車行業最為有效的辦法。從上世紀80年代初的奧地利斯太爾平臺開始,中國重汽就是國外先進技術的積極引進者。

 

2000年,他剛接管企業之時,中國重汽與沃爾沃的合資談判已經開始。由于企業當時大幅度虧損,加之知識產權完全把握在外方之手,中國重汽無疑處于劣勢地位。“7萬多人的人員機制僅能留下4000人,然后進行全面合資,這就是當初的合資方案”,“這意味著什么?如果真的達成這樣的協議,我們的路會越走越窄,直至無路可走,最終只能變成沃爾沃在中國的一個組裝廠。”馬純濟說。

 

在他看來,雖然外方的技術實力強于自己,但企業從根本上來講,所有工作的出發點都應該著眼在不斷自我發展的基礎之上。作為中國重型汽車產業的典型代表,中國重汽應該承擔起最大的責任。合資的目的就是為了學習,而不是一味倚重于外方的力量,否則,合資不但不會帶來企業的發展,就連原本屬于自己的市場和品牌都會被外方所占有。

 

“所有的工作,最要命的最核心的就是千萬別放縱了自己的自主權,成了別人的傀儡。一旦要是讓別人控制了你,你不管有什么好的想法,不管有什么創造力,不管有什么聰明智慧,你只能是敲邊鼓,只能是幫別人唱戲,中華民族這場戲是個舞臺上就成了別人變成了主角,我們變成了配角,這樣我們太虧了,我們自己搭建了舞臺讓別人當主角讓我們當配角,這不能容忍。”

 

這是他對于合資合作中所堅持的立場。在與沃爾沃的談判過程中,中國重汽啟動了自我生產恢復計劃,持續增長的勢頭越發強勁。以此為籌碼,中國重汽與沃爾沃在2003年6月9日正式簽署了合同。這大大提升了中國重型汽車的技術水平,提高了企業的核心競爭力。

 

為進入國際重卡巨頭市場,向更高的技術水平邁進,中國重汽與新的國際合作伙伴曼展開了合作。2009年7月,中國重汽與德國曼公司全面啟動戰略合作,曼公司出資5.6億歐元購買中國重汽香港公司25%+1股的股權,開創了中外企業合作的新模式。

 

與沃爾沃合資僅限于整車不同,中國重汽與曼的合作從整車擴展到核心技術的引進。

 

在談判中,曼公司代表說:“我們從來跟別人合作沒有像你這樣,再往下說就把我們擠到墻角了。”

 

馬純濟的回答是:“這樣做你們就有可能真正進入中國市場,真朋友就要拿最好的東西來,我們中國人拿最好的酒,為什么喝酒的時候老是茅臺酒?就是我們拿了最好的酒給你,你拿出你最好的東西,我認為你是真心朋友。”而對于真朋友,中國重汽也拿出最大的利益紅利進行回報。

 

2009年7月,中國重汽與德國曼公司全面啟動戰略合作,曼公司出資5.6億歐元購買中國重汽香港公司25%+1股的股權,開創了中外企業合作的新模式。

 

根據合作協議,中國重汽香港公司出資0.9億歐元引進曼公司暢銷的TGA整車技術,以及全套D08、D20和D26系列發動機,全套車橋和部分傳動系統技術。同時,TGA平臺上歐III、歐IV和歐V發動機生產技術的使用權也納入合作協議中。

 

在中國重汽同步引進德國曼公司先進技術的過程中,還將德國曼公司的員工培訓、品質監督、生產管理等經驗融入到中國重汽的品牌培育中。

 

與曼合作7年后,這種“真合作”呈現的市場效應已經全面展現。如今,曼技術平臺產品已經成為中國重汽最具競爭優勢的產品,在2015年重卡市場整體下滑的狀況下,重汽的工程車繼續保持絕對優勢,牽引車實現逆勢上漲,這離不開曼技術產品的給力表現。

 

從產品釋放流程的掌握到嚴格的過程管理、供應商管理的方式方法以及發動機制造理念和思想的轉變,這是企業最核心的東西,也是重汽收獲最大并受益匪淺的部分。更重要的是,重汽培養了一支技術團隊,積累了自主創新的經驗,并建立了完整的供應鏈體系來支撐企業后續的發展。

 

去年,全國惟一的國家重型汽車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國家重型汽車質量監督檢驗中心和國家級企業技術研究中心——“三位一體”的科技中心園區正式投入使用,與國際水平接軌的整車裝備試驗能力的形成,為中國重汽全面提高技術研發水平和新產品開發能力創造了條件。

 

不久前,中國重汽“智慧重汽”電子商務平臺正式發布,并成功開創了商用車行業自行建立電子商務平臺的先河。集移動互聯網、車聯網、物聯網以及大數據管理等新技術,“智慧重汽”將成為中國重汽全產業鏈綜合服務平臺。”

 

借此平臺,中國重汽平臺建造了“產品+服務+體驗”的新模式,進一步實現由被動售后服務向主動服務營銷的轉變。“從配件做起,積極拓展,最終成為具有全球意義、實現跨界全球的商用車電商企業。”馬純濟強調。

 

這也為中國重汽產品參與全球化競爭奠定了基礎。

 

?  走出去  提速國際化

 

 

解決生存問題,引進吸收國外先進技術后,馬純濟思考的是中國重汽下一步的長遠發展。

 

他深知,在經濟全球化的背景下,只有實施國際化戰略,才能保持和擴大中國重汽改革重組和發展成果、解決企業長遠發展的根本問題。“我經常開玩笑說,世界比中國大,中國重汽要放眼國際市場,才能獲得長足發展。”

 

借助“一帶一路”和“自貿區”戰略,來積極發展國際道路,實現一個具有民族自主品牌、民族自主產權和國際先進水平的現代化中國重汽,這是他為中國重汽制定的發展目標。

 

2004年,中國重汽提出實施國際化戰略的目標,國際市場之路正式揚帆起航。而在當時,中國一直是汽車進口大國,出口汽車尤其是重型汽車幾乎為零。迄今為止,中國重汽已經連續11年占據國內重卡企業出口首位。

 

 

 

馬純濟透露:目前中國重汽構建了6個海外組裝廠 ,出口產品至96個國家和地區,有300多人常駐境外,上千家營銷網點,營銷網絡體系已基本覆蓋非洲、中東、南美、中亞及俄羅斯和東南亞等發展中國家和主要新興經濟體,以及部分發達地區市場,已經逐步實現品牌、資本、管理、人才、技術、市場的國際化。

 

在馬純濟看來,這還遠遠不夠。要成為世界一流的商用車制造商,就必須用高端的產品向發達國家進軍。

 

如果說過去的發展依靠政策、投資驅動為主,以后要靠創新驅動,中國重汽引進曼技術基礎上如何培養核心競爭力,是馬純濟很早就開始考慮的問題。

 

“改革開放30年來中國重汽走的路是什么?是引進來,但是30年后是走出去,引進來和走出去這一來一去是一個天大差別,實現了一次升華。”馬純濟對《汽車人》表示。

 

通過引進、消化、吸收先進技術,中國重汽可生產中國最先進的重卡發動機及零部件,其壽命、可靠性等各項指標都達到世界先進水平,可與國際一流品質高度接軌。

 

為了在全球參與多個細分市場的競爭,中國重汽全面發展多品牌戰略,將現有產品全部囊括在SITRAK、HOWO、STEYR、HOHAN四大品牌之下,針對不同的消費者定位,全面覆蓋高、中、低端市場。

 

下一步,重汽會下大力氣去拓展發達國家的市場覆蓋,實現海外市場由非洲、東南亞等不發達國家向中等發達國家、發達國家的拓展,實現當地資源與重汽資源的結合。

 

 

 

在馬純濟勾畫的藍圖中,國際化始終是中國重汽的發展重點。他指出:“當前,國際市場在中國重汽產銷結構中的占比已經達到1/3,將來還要超過1/2,甚至更多,最終將中國重汽打造成具有國際化水平的、有自主研發能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的、營業收入過千億的商用車企業集團。”

 

2016年,作為“十三五”的開局之年,馬純濟定下的企業策略是:用改革創新貫穿全年工作、用國際化帶動企業現代化。

 

如何深化國際化戰略?“一帶一路”政策將為重汽帶來巨大的機遇。對于重汽的國際化發展,馬純濟有著更深的思考:第一,在“一帶一路”中,中國重汽要從搭車改為開車,成為這班車的火車頭,為“一帶一路”的發展提供動力;第二,走出去,不僅是技術、產品、人才走出去,進行技術合作、產品輸出,市場占有,還要高度重視產品標準、規則的定義與合作;第三,在國際合作中,要真心交朋友,交真朋友。與國海外國家,尤其是非洲、中東國家,不僅是產能合作,更要把新技術,創新能力、先進文化理念拿出來與兄弟國家、企業進行深度合作,共同進步。

 

“現在國際市場的銷量占重汽業務的三分之一,希望未來能夠提升到二分之一。”這是馬純濟勾勒出的中國重汽未來的業務版圖,也是開放發展的重汽模式重要體現。

 

無論是國際化步伐走向何處,必須堅守的一點仍然是“以我為主”,這一點馬純濟的態度很堅決。

 

“走到世界任何地方,主品牌一定是我們的,變了這個就沒了中國味兒,就沒中國重汽的味兒,中國重汽這面紅旗一定要插在這個地方,高高飄揚才行。”

免責聲明:本網所有內容均轉載自其它網絡媒體,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并不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系本網,本網將在第一時間刪除!
焦點資訊
推薦資訊
Copyright © 2012-2025 cn56.net.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物流行業網 版權所有
主站蜘蛛池模板: 岱山县| 巴楚县| 双流县| 延边| 大庆市| 中牟县| 深泽县| 宁晋县| 福贡县| 郎溪县| 嘉峪关市| 禹州市| 广南县| 宁晋县| 上栗县| 望谟县| 酒泉市| 昔阳县| 新昌县| 南雄市| 钟山县| 连山| 阿合奇县| 依兰县| 高青县| 淄博市| 衡东县| 沾化县| 泗阳县| 镶黄旗| 曲阳县| 理塘县| 阿克苏市| 清远市| 浮梁县| 宣化县| 赤壁市| 三河市| 舞阳县| 类乌齐县| 静乐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