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50萬噸重“大秤砣”拉住中國第一跨度懸索橋
拉起中國第一大跨度懸索橋,需要多大的力量?答案當然是:很大!11月8日,揚子晚報記者來到在建的南京仙新路長江大橋南錨碇施工現場看到,這個約50萬噸重的“大秤砣”已經深深打入地下58米多,目前已完成了“填芯”,正進行錨固系統安裝,預計本月底將正式“出土”。
我們知道,懸索橋的橋面是靠纜索“吊”起來的。強有力的主纜搭在主塔之上,而它的兩頭則固定在了兩側的錨碇上。錨碇猶如“大秤砣”,它穩了,橋面才能穩住。
為了牢牢拴住大橋,仙新路大橋的南錨碇基坑開挖深度達58.4米,為同類型基坑世界之最。這個大坑截面圓直徑63米,面積達3200平方米,足以裝下整座黃鶴樓。“南、北錨碇是大橋的重要受力結構,如同力壓千鈞的秤砣,起到拉起整座大橋的作用,是懸索橋跨越千米的關鍵。”中交二航局項目負責人張國浩介紹。
南錨碇主體為地連墻結構,施工主要分為底板澆筑、填芯和隔倉施工三大工序,其中10米底板澆筑為底部基礎,完成后同時進行填芯和隔倉施工。“填芯和隔倉鋼筋總用量達到1600噸,共計澆筑混凝土約12.6萬方。我們測算了一下,整個南錨碇的重量達到了約50萬噸。”張國浩表示,在施工過程中,建設者克服了交叉施工、連續施工等困難,積極克服地質條件、技術難度等因素,比原計劃提前16天完成了填芯和隔倉施工。
當前,南錨碇正在進行錨固系統安裝和頂板施工。頂板施工共分3層混凝土澆筑,目前正在進行第二層鋼筋綁扎,預計11月底澆筑第三層。第三層澆筑到1.4米時,錨碇將與地平面平齊,錨碇將全面轉為地上施工,完成傳統意義上的“出土”過程。
南京仙新路長江大橋為中國第一大跨度懸索橋,其跨江主橋跨徑1760米。仙新路長江大橋預計2024年建成通車,將南京城東片區包括紫東、仙林大學城、經開區與江北的化工園、六合區龍袍街道聯系得更加緊密。由于途經化工園區,危化品運輸車輛較多,未來,仙新路過江通道也將成為南京首個可通行危化品車輛的過江通道。
(責任編輯:王惠綿)
- 12-15· “雙千萬噸”車站的絕招
- 11-24· 20萬噸“黑金”日行千里讓百姓溫暖過冬
- 11-10· 海拔5068米的風雪守護
- 9-12· 探訪萬噸線——唐包鐵路
- 6-16· 6890萬元!西咸新區發放首批穩經濟保增長資金
- 5-19· 投入500多億元,這項工程對農村地區為何如此重要?
- 4-25· 陜西:將用5年創建100個“司機之家”
- 4-14· 800萬北京新市民將獲金融“大禮包”
- 4-11· 100萬斤蔬菜陸續抵滬 山東多地農產品基地直供上海
- 3-24· 首批50個!典型示范村名單,向安徽全省推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