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簽約普及再提速,國務院加快電子印章統一認定使用
政企數字化改革是近年來的熱門議題。近期,國務院發布政策文件,各地政府部門先后跟進,推動電子印章、電子證照、電子勞動合同加速普及。
國務院加快電子印章統一認定使用
據新華社8月11日消息,近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法治政府建設實施綱要(2021-2025年)》,《綱要》明確提出健全法治政府建設科技保障體系,全面建設數字法治政府。
“加快推進身份認證、電子印章、電子證照等統一認定使用,優化政務服務流程”作為數字法治政府建設的內容,也被寫入《綱要》之中。
與此同時,國務院市場監管總局在回答網民關于“企業電子章能否在全國行政系統推廣使用”的留言時,也認可企業電子營業執照和電子印章對于方便企業網上辦事具有重要作用。
市場監管總局在回復中提到,2020年,市場監管總局先后在上海、浙江、河南、重慶等地進行了電子營業執照和電子印章聯合發放及應用的試點。下一步,市場監管總局將豐富電子營業執照和電子印章在產權登記方面的應用,加快完善系統功能,做好系統對接,為市場主體提供更加便利的服務。
8月5日,青海省十三屆人大常委會辦公廳召開第十次新聞發布會,正式發布《青海省優化營商環境條例》。《條例》自2021年10月1日起施行。
《條例》要求青海省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關部門應當加強電子簽名、電子印章、電子證照和加蓋電子印章的電子材料在政務服務等領域的互信互認和推廣應用,規定“符合國家規定的電子簽名、電子印章、電子證照和加蓋電子印章的電子材料等,可以作為辦理政務服務事項的依據。”
人社部推動電子勞動合同全面應用
一方面,國務院以及各地不斷發布政策加快電子印章、電子證照應用,建設數字政府。另一方面,國家也鼓勵企業采用電子勞動合同,進行人力資源管理數字化轉型。
7月初,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辦公廳印發《電子勞動合同訂立指引》,逐步推進電子勞動合同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政務服務中的全面應用。近期,人社部官微又發文對電子勞動合同簽署、保存、調取、應用等內容做了具體解釋。
福建省人社廳、海南省人社廳、天津市人社局等地人社部門紛紛跟進部署進一步推廣電子勞動合同。8月13日,福州馬尾區人社局官微發文指出,該區通過推廣電子勞動合同等一系列措施,為人才創造更優質的企業勞動關系,最終達到留住人才的目的。早在今年1月27日,馬尾區的飛毛腿(福建)電子有限公司與員工簽訂了福州首份電子勞動合同。
據國內領先的電子簽約平臺上上簽電子簽約統計,在該平臺,企業與員工通過平臺已累計簽署電子勞動合同近400萬次。在人力資源場景,世界500強企業如DANONE(達能)、GSK(葛蘭素史克)、PepsiCo(百事)、Sanofi(賽諾菲)、上海醫藥、Starbucks(星巴克),中國500強企業如貝殼、德邦、海信、晶科能源、世茂地產、永輝超市等企業都是上上簽電子簽約SaaS付費客戶。
南京天加是一家全球領先的智慧潔凈環境及綠色能源的系統供應商和服務商。通過上上簽電子簽約,天加HR與全國70多家子公司員工進行入職、在職、續約、離職流程的合同協議簽署和證明文件的開具,以提升人事服務效率。
天加HR介紹:“之前散落在外地分公司文員手里的合同簽署、郵寄等工作,現在上線電子簽約之后,已經不需要人工處理了,人力得以完全釋放,全部集中到總部。但實際上我們總部也沒有增加人手。”
電子簽約不僅為天加解決了異地簽署的效率和成本難題,更重要的是,電子簽約作為人力資源管理升級的數字化工具,通過合同智能流轉,實現“入、轉、調、離”高效管理,幫助天加HR解放更多人力到培養高潛人才、員工關懷等領域,提升人才管理能力,從而提高組織競爭力。
行業專家介紹,人社部門推進企業采用電子勞動合同,不僅幫助企業人力資源部門轉型,更可以帶動企業采購、銷售、物流、財務等業務場景的合同電子化,打造智能合同協同網絡,實現業務流程的線上化、智能化流轉,以點帶面,加速企業數智轉型。
- 9-19· 鐵路電子化補票優化出行體驗
- 7-7· 對電子客票創新與進步不妨多些期待
- 6-16· 電子支付日趨普及有助推動香港數字經濟發展
- 6-2· 簽約金額5116萬元 9項科技成果落地長沙高新區 --科技日報數字報
- 5-2· 我國電子商務領域知識產權“大保護”格局正形成
- 4-6· E3 電子娛樂展 2022 宣布取消
- 3-31· 廣州簽約一批重大項目 發展數字經濟助力科技創新
- 2-20· 正式簽約:順豐航空中國西部總部落戶成都,未來機隊規模將達 50 架以上
- 2-17· 電子合同也受法律保護
- 1-20· 電子臨時身份證明讓出行更加“后顧無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