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TC2021:第五屆耐久性路面研究技術論壇(圖)
一、論壇召開背景
黨的十九大提出了建設“交通強國”的宏偉目標,交通基礎設施建設領域要補齊短板、夯實基礎,加快轉型升級,實現高質量發展。2018年11月,交通運輸部印發了《“平安百年品質工程”建設研究推進方案》,啟動了百年品質工程研究,要集中力量,研究突破影響工程安全、耐久性的技術和管理問題。
我國交通基礎設施經過20多年的高速發展,在建設技術、裝備、管理等方面積累了豐富的實踐經驗,在工程質量安全方面已經具備了再上新臺階的現實需要和堅實基礎。為引領交通基礎設施高質量發展,繼續深入開展“品質工程”攻關,提高工程耐久性和使用壽命,在WTC2021會議期間,特舉辦第五屆耐久性路面研究技術論壇。
二、論壇時間地點
論壇時間:2021年6月17日 14:00-17:00
論壇地點:西安國際會展中心會議樓三層303B會議室
三、論壇主題
耐久?綠色?智能?安全
四、論壇組織機構
主辦單位:交通運輸部公路科學研究院
承辦單位:公路養護技術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北京大杜社公路長期性能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 道路結構與材料交通運輸行業重點實驗室
五、論壇議程
主持人:牛開民 交通運輸部公路科學研究院集團公司(中路高科交通科技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
14:00 - 開幕式
14:05 - 長壽命瀝青路面技術體系框架
王旭東 交通運輸部公路科學研究院首席研究員
14:35 - 瀝青路面正紋理抗滑磨耗層結構特性及實踐
黃曉明 東南大學教授
15:05 - 寒區路基路面結構耐久性與一體化設計
馮德成 哈爾濱工業大學教授
15:35 - 茶歇
16:00 - 高速公路路面工程均質化管理探索
陳禮彪 福建省高速公路集團有限公司總工程師
16:30 - 瀝青路面預防養護技術及規范
徐劍 交通運輸部公路科學研究院研究員
17:00 - 混凝土路面表層縱向金剛石銑刨技術
田波 交通運輸部公路科學研究院研究員
17:30 - 休會
五、專家信息
牛開民,研究員,博士生導師,交通運輸部公路科學研究院集團公司(中路高科交通科技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中國交通運輸協會交通綠色發展專業委員會主任、中國公路學會道路工程分會副理事長。長期從事路面結構與材料研究工作,曾主持完成了多項國家科技攻關項目和多項交通運輸部科技項目,主持編制了多部行業標準規范,對道路結構與材料的研究有一定建樹。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2項、省部級科技進步二等獎3項、中國公路學會科學技術一等獎8項。
王旭東,交通運輸部公路科學研究院首席研究員,博士生導師,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交通運輸部 “新世紀十百千人才工程”第一層次人選,獲第一屆中國公路學會“青年科技獎”,第十屆“中國青年科技獎”,享受政府特殊津貼。現任交通運輸部公路科學研究院基礎研究創新中心副主任,中國公路學會專家委員會員,國際道路聯合會會員。長期從事瀝青路面結構與材料的設計理論和應用技術研究。先后主持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國家科技支撐計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交通運輸部應用基礎研究等國家級和省部級科研項目30余項,主持編制交通運輸行業標準10余項。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省部級科技進步獎13項,取得國家發明專利25項,出版學術專著4部,獲國家新聞出版總署 “原創著作獎”。近年來,主持設計、建造,并負責運營了我國第一條足尺路面試驗環道(RIOHTrack),致力于揭示道路全壽命周期服役性能演化規律,研發新一代瀝青路面設計方法,完善我國長壽命路面設計理論與建造技術。
報告主題:長壽命瀝青路面技術體系框架
報告精華:我國長壽命瀝青路面技術的研發已有近20年的歷史,特別是RIOHTrack環道已加載4800萬次ESALs,相當于我國重載高速公路近30年的荷載水平。通過大量工程實踐和環道試驗的總結,對瀝青路面長期服役性能的演化機理有了更深刻的認知,其中包括科學問題的探索、設計體系的革新以及建造技術的完善。在此基礎上,已逐步形成了我國長壽命瀝青路面的技術體系框架。本報告將對該框架中的一些技術要點予以闡述。
黃曉明,教授,博士生導師,江蘇省教學名師,獲省部級成果獎20余項,如“國道205線濱州黃河公路大橋工程綜合技術研究”獲2005年度山東省科技進步一等獎和2006年度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公路瀝青路面高效再生利用關鍵技術與裝備”獲得2014年度教育部技術發明一等獎、“大粒徑瀝青混合料柔性基層在老路補強中的應用研究”獲得2006年度山東省科技進步一等獎。同時本人參加的“土建類專業工程素質和實踐能力培養的研究與實踐”2005年獲國家教學成果獎一等獎;“基于高層次學科平臺的道路交通類高素質人才培養模式”2009年獲國家教學成果二等獎,“新形勢下道路交通類創新型專業人才培養的改革與實踐” 2014年獲國家教學成果獎二等獎。目前是《路基路面工程》國家精品課程(2008年)和國家精品資源課程(2012年)及國家在線開放課程(2018年)、 “道路橋梁與渡河工程”國家特色專業建設點(2010年)和“國家雙一流專業”(2019年)、“道路與橋梁工程核心課程”國家級教學團隊(2010年)負責人。
報告主題:瀝青路面正紋理抗滑磨耗層結構特性及實踐
報告精華:瀝青路面結構抗滑性能是路面表面功能養護的關鍵技術,瀝青路面表面抗滑功能由于與道路安全性有一定的聯系,因此一直是道路養護關注的主題之一。瀝青路面表面抗滑主要是由輪胎與路面的黏附作用和輪胎與路面刺入黏滯作用等有關。本報告以瀝青路面的抗滑以輪胎與路面的粘附和刺入黏滯作用為切入點,通過正負紋理的解釋,分析抗滑需求與檢測評價技術,討論了瀝青路面抗滑標準的主要特征,結合國內外抗滑標準的分析,探討了瀝青路面近景攝影檢測路面紋理的方法。通過路面紋理與車輛制動特性的仿真模擬,分析了影響抗滑耐久性的關鍵因素,提出了一種以正紋理為主要特征的恢復技術。
馮德成,哈爾濱工業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入選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主要從事路面(道面)材料與結構、復雜環境下的路基穩定技術、道路工程的低成本建造與可持續發展等領域的研究工作。主持國家和省部級科技項目50余項,發表高水平論文150余篇,出版《彈性層狀體系力學》等專著3部、編著3部;是《公路瀝青路面設計規范》、《公路工程抗凍設計與施工技術規范》的主要編寫成員;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省部級科學技術進步獎8項,中國公路學會科學技術獎特等獎1項、一等獎2項、二等獎5項。
報告主題:寒區路基路面結構耐久性與一體化設計
報告精華:寒區公路路基路面的凍融損傷、強度衰變、開裂等病害問題突出,嚴重影響道路結構的耐久性和行車安全。本報告面向公路工程建設需要,通過理論分析、室內試驗、數值模擬、實體工程驗證等技術手段,分析了凍融與荷載作用下路基路面材料性能動態衰變機理,建立了凍融與荷載作用下路面路基結構性能動態演化分析理論與方法,提出了寒區路基路面材料與結構耐久性保障與提升技術,明確了路基路面工程抗凍控裂典型結構與一體化設計理念,形成了一套系統的寒區路基路面性能動態演化分析理論、方法及提升技術,為寒區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和養護提供了技術支撐。
陳禮彪,教授級高工,工學博士,福建省高速公路建設總指揮部(福建省高速公路集團有限公司)總工,系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世界道路協會技術委員會委員。長期從事公路工程項目技術管理、隧道建設風險評估、橋梁結構監控分析等方面的工作。先后發表了20余篇SCI、EI等專業學術論文,主持或參與10余項課題研究,承擔的課題先后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中國公路學會科技特等獎1項,省科學技術獎二等獎2項等。
報告主題:高速公路路面工程均質化管理探索
報告精華:在總結分析現行瀝青路面工程質量主要問題、檢測方法和工程實踐的基礎上,闡述了進行瀝青路面工程均質化管理的必要性,提出了從混合料生產到路面施工實體質量控制的瀝青路面均質化管理思路,創新提出了瀝青路面質量驗收關鍵指標的均質化評價方法、目標以及實現均質化管理控制的途徑。福建的工程應用表明,開展瀝青路面均質化管理具有現實意義,提出的均質化管控方法合理可行,可供類似工程建設借鑒。
徐劍,交通運輸部公路科學研究院黨委委員、道路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員、博士、博士生導師,兼任道路結構與材料交通運輸行業重點實驗室主任、中國公路學會道路工程分會秘書長、北京公路學會副理事長、世界銀行專家等職。主要從事公路預防養護、材料循環利用、公路綠色建造技術研究,主編和參編交通運輸部《公路瀝青路面再生技術規范》、《公路養護工程質量檢驗評定標準》等20余項行業標準,發表學術論文60余篇、出版專著8部、獲省部級科技獎勵13項,入選交通運輸部中青年科技領軍人才、青年科技英才、重點領域創新團隊負責人,獲中國公路學會青年科技獎、全國公路十佳科技工作者等稱號。
報告主題:瀝青路面預防養護技術及規范
報告精華:一是概述預防養護的國內外概況,包括技術概況、標準規范概況、推廣過程遇到的主要問題等;二是從技術角度闡述瀝青路面預防養護的必要性;三是介紹交通運輸部《公路瀝青路面預防養護技術規范》(報批稿)的章節構成、主要技術內容,包括術語的定義,基本工作流程、預防養護時機確定、主要預防養護技術等;四是展望預防養護技術的發展前景。
田波,研究員,交通運輸部公路科學研究院道路研究中心副主任,同濟大學兼職教授和博士生導師、哈爾濱工業大學博士生導師,榮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國家百千萬人才;從事水泥混凝土路面、機場道面設計、高原交通基礎設施和公路智能建造等領域研究與推廣應用工作;先后主持國家級與省部級課題多項;主編國家及行業標準規范4部,主編/參編地方、團體標準10余部;出版著作2部,發表論文100余篇,授權發明專利50余項。
報告主題:混凝土路面表層縱向金剛石銑刨技術
- 3-24· 2025年京津冀首趟銀發旅游列車啟程
- 3-3· 2025年鐵路春運累計發送旅客5.13億人次 貨物4.15億噸
- 3-3· 2024年民營企業在我國外貿領域創造“三個首次”
- 2-24· 2025年穩外資工作怎么干?四部門回應關切
- 2-24· 2024年中國郵政行業寄遞業務量完成1937億件
- 2-17· 2025年1月全國鐵路完成固定資產投資439億元 同比增長3.7%
- 2-10· 2025年春運全國鐵路發送旅客超3億人次
- 2-3· 山西:2024年度省級中小企業園名單出爐
- 2-3· 2024年,山西交出亮眼“創新成績單”
- 1-27· 2025年春節假期小客車上高速繼續免收通行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