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能物流20億殺入快遞紅海 “不稱重模式”挑戰通達系
經過兩個多月的傳聞,以零擔貨運起步的安能物流,5月9日在其官網正式宣布啟動安能快遞的全國加盟,將投入20億元殺入快遞業這片紅海。
不同于此前外界的猜測,安能物流官網消息稱,安能快遞定位0~5千克段。這意味著,將和通達系(申通、中通、圓通以及韻達)在競爭最為慘烈的小件市場進行直接交鋒。
進入微利時代的快遞業,普遍面臨競爭激烈、差異化低;營運成本高,利潤率下降;以及建設投入非常大等挑戰。CIC灼識咨詢CEO樓自昂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認為,安能即便投入20億元想要在初期以價格戰擠入市場還是比較困難,更重要的是看如何布局服務線和物流線。
欲挑戰通達系
據悉,安能物流創建于2010年6月,定位于5千克及以上的零擔貨運領域。在2013年接連獲得紅杉資本和華平投資的A、B輪融資;2014年,華平投資集團繼續追加投資5000萬美元;2015年,凱雷、高盛和華興增資安能10億元。
之所以決定啟動快遞業務,安能物流董事長王擁軍在今年5月發布的最新署名文章,談及中國公路物流下一個五年機會時,首先提到的就是中國消費升級帶來的B2C物流的快速增長。其中,快遞機會又被擺在了首位,“由于電商增長的強勁驅動,快遞的年增速目前依舊維持40%~50%的快速增長,預計到2020年中國的快遞包裹數會達到美國的四倍。”
在王擁軍看來,盡管中國市場已經不乏巨頭,順豐、中通、圓通、申通等相繼宣布啟動上市,但是一線巨頭的分化,二線快遞天天、匯通的飛速成長,預示這個市場將繼續成為競爭激烈的戰場。
據安能快遞公布的信息,擬在全國建設300個分撥中心,8000個網點,覆蓋全國98%GDP區域。安能快遞同時表示,將采取顛覆傳統的“集包”操作模式,“取消稱重、按包收費”。
快遞咨詢網首席顧問徐勇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快遞的基礎首先是資金支持,雖然擴張前期,安能物流原有的零擔運輸網可以對快遞網進行一定支持,但末端配送必須是兩個體系,以安能快遞現有服務范圍和擴張規模看,預計20億元可支持3~4年。
徐勇認為,在前期快遞量不是很大的情況下,安能“集包”的做法抓大放小,確實可以幫助降低加盟商集散成本,有利于推動市場。但隨著量的增加,未來還是會過渡到傳統的按件計費,尤其涉及“最后一公里”的時候。畢竟,計量單位越小,管理才會更加精細和科學。
物流快遞化成趨勢
事實上,相比安能,同為零擔貨運服務商的德邦物流更早看到了快遞機會,并在2013年11月正式上線了德邦快遞。短短兩年時間,2015年其營業額就突破19億元。根據德邦快遞發布的最新戰略,2016年計劃全年實現營收38億元,可謂發展迅猛。
在業內人士看來,德邦的成功試水,無疑也給安能注入了一針興奮劑。目前二者最大的區別在于德邦采用的是直營模式。但就二者現有規模看,短期內都不會對通達系市場份額造成影響。
值得一提的是,中通快遞在今年4月啟動了中通快運在全國的招商加盟,正式殺入零擔市場。此前,順豐、百世也都有從快遞涉足快運。
樓自昂分析稱,快遞和零擔是兩個相似度很高的細分行業,網絡化特征明顯,可以提供標準化的服務,具備可復制性,兩者之間的資源也可以相互彌補。大型快遞企業可以通過零擔市場實現互補效應。在互聯網思維的現代物流體系下,零擔物流和快遞的界限越來越模糊,物流快遞化的趨勢也越來越明顯。
徐勇則認為,縱觀國際物流巨頭,在快遞和零擔業務都有涉足。尤其是快遞化趨勢,無論航空、鐵路,還是海運都已紛紛涉足快遞。從行業發展基本趨勢看,大型快遞、零擔企業最后必然也都會向綜合物流服務商轉型,中型企業向專業化轉型,小型企業則需要向個性化轉型。
- 4-7· 通達555個港口!西部陸海新通道13+2機制有多給力?
- 3-31· 驛站效率翻倍!良田快遞出庫儀實測:1秒1件、0漏掃、免云存儲
- 3-23· 安能物流召開業績發布會,2024年利潤、營收、貨量持續高增長
- 3-21· 利潤、營收、貨量繼續高增長!安能物流2024年全年經調整凈利潤勁增64.2%!
- 2-8· 安能物流2024年經調整利潤超8.3億元,成高質量增長行業標桿!
- 1-27· 快遞業迎來年貨寄遞高峰
- 11-18· 我國快遞年業務量首次突破1500億件
- 11-14· 快遞業務迎高峰 智能科技推動物流業“加速跑”
- 10-28· 快遞業務旺季啟動,單日業務量再創歷史新高
- 10-21· “快遞下鄉”十年 鄉鎮快遞網點覆蓋率達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