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位代表委員預言了物流業的未來,其中提到網絡貨運合規問題
2021年全國兩會,物流業依然是關注熱點,代表、委員們提出了“兩業融合”“快貨物流圈”等議案、提案。我們從這些業界大咖的聲音中梳理出4個關鍵詞,從其中透視物流業發展前景。
航空鐵路物流將成最大風口
關鍵詞1
快貨物流圈
全國人大代表、焦作大學副校長霍曉麗:建議支持加快鄭州國際航空貨運樞紐建設。支持在鄭州布局高鐵貨運,發展貨運空鐵聯運。
全國人大代表,重慶機場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譚平川:發揮成渝兩地機場優勢,協同構建空港型國家物流樞紐。
全國人大代表,中國鐵路昆明局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王耕捷:把昆明建設成為面向南亞東南亞的國家區域性樞紐。
全國政協委員,河北省政協副秘書長、民建河北省委專職副主委范社嶺:建設石家莊國際陸港,打造京津冀物流陸港集群,建設中歐班列集結中心,加快融入國際物流大通道。
深化陸海雙向開放、推進西部大開發,完善長三角四通八達、覆蓋全球的空中客貨運輸網絡,構建京 津冀中歐班列集結中心……物流大通道和樞紐建設話題在今年全國兩會上不斷升溫。代表、委員們對如何打造空港物流樞紐、陸港物流樞紐紛紛提出了區域性建議。
今年2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國家綜合立體交通網規劃綱要》指出,到2035年實現“全球123快貨物流圈”,即國內1天送達、周邊國家2天送達、全球主要城市3天送達。如果要全面實現“全球123快貨物流圈”的目標,未來15年,航空物流和鐵路物流將成為物流業最大的風口。
根據交通運輸部對《國家綜合立體交通網規劃綱要》的解讀,未來15年,我國郵政和快遞行業將建設80個三級樞紐;鐵路網將建設“八縱八橫”高速鐵路主通道以及區域性高速鐵路;航空方面將鞏固10大國際航空樞紐地位,布局40個左右的區域航空樞紐。一張四通八達的貨運網絡呼之欲出。
但不可否認,目前我國物流樞紐建設依然面臨著眾多挑戰。據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20年我國鐵路貨運量占總貨運量的比例為9.62%,公路貨運量占比為73.93%,水運貨運量占比為16.43%,民航貨運量占比為0.02%。現階段,鐵路、航空貨運還處于發展階段,鐵路、公路、航空多種運輸組織方式銜接還不夠完善,物流大通道梗阻頗多。
數字化供應鏈成物流業新基座
關鍵詞2
數字物流
全國政協委員、紅杉資本中國基金創始及執行合伙人沈南鵬:開放物流公共信息,擴展行業平臺數據服務,整合共享信用信息。
全國人大代表、傳化集團董事長徐冠巨:大力推進生產制造端數字化改革,打造一批服務產業端的工業互聯網平臺,加快建立數字化供應鏈體系,引導傳統物流網絡基礎設施的數字化升級改造、促進互聯互通。
發展數字經濟,推進數字產業化和產業數字化,推動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數字產業集群……《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折射出全面數字化的時代大勢。今年全國兩會,代表、委員們也不約而同地交出許多有關“數字化”的議案、提案。
疫情暴發后,物流供應鏈的重要性不斷凸顯,制造業和物流業“兩業融合”成為業內高頻詞。不少物流企業積極擁抱數字化物流,數字化供應鏈成為物流行業新“基座”。
現階段,在制造業和物流業兩業融合發展中,大規模定制、柔性生產成為新的趨勢和主流模式。但是,不少企業內部供應鏈管理和外部供應鏈服務跟不上需求的變化,物流水平、信息化程度、金融服務等存在差距。另一方面,特別是數量眾多的中小企業,企業與企業之間、生產制造與生產服務之間數據孤島現象嚴重。兩業深度融合過程中數據管理機制不健全,企業數據可用性差、數據質量低、業務環節之間數據集成共享困難,工業大數據難以發揮應有的價值。
因此,未來,我國還應大力發展物流新技術、新業態、新模式,促進物流平臺與大型制造企業的合作對接,加快培育一批生產性服務龍頭企業和工業互聯網平臺載體。
綠色包裝“轉”起來
關鍵詞3
綠色物流
全國人大代表、蘇寧控股集團董事長張近東:啟動綠色環保的立法工作,通過法律法規強制推行綠色物流體系建設,同時參照城市垃圾分類回收體系推動包裝垃圾回收與處理體系建設,以加快綠色物流建設步伐。
全國政協委員、物產中大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長張波:推進電商垃圾治理,讓快遞包裝變得更瘦、更綠。
綠色物流不僅是經濟與社會發展的客觀要求,也是物流發展的必然選擇。根據國家郵政局數據,2020年年底全行業的循環包裝箱(盒)大約為300萬個,按照循環周期3天來算,平均每天全行業使用循環包裝箱大約為100萬個。但是,300萬個循環包裝箱(盒)相比每天2億多件的快件量,占比很低。綠色物流依然面臨著諸多問題,例如顧客的環保觀念、循環包裝的再利用、末端回收等。
過去幾年,我國推進電商快遞包裝“瘦身”,充分運用大數據和智能算法優化包裝尺寸,減少填充物、一次性膠帶使用,減少二次包裝,在“源頭上減量”卓有成效。但在末端回收快遞包裝實施過程中面臨著若干挑戰。據悉,目前末端回收的包裝主要包括循環包裝、紙箱包裝、一次快遞袋等,回收場景包括派送上門、自提點自提、自提柜自提。目前,紙箱、一次性包裝由于價值較低及客戶原因等諸多客觀因素,難以被快遞員回收;自提柜和自提點回收快遞包裹更多依靠客戶主觀意愿。在循環包裝回收上,各家企業回收成本較高,缺少社會化或者第三方的回收體系。
在我國追求高質量發展和綠色升級的大背景下,如何有效解決包裝垃圾回收問題成為一道必答題。根據快遞物流企業可行性實踐,未來,快遞循環包裝回收可學習牛奶、啤酒玻璃瓶的回收循環模式,在紙箱、一次性快遞袋回收自提網點可加大回收裝置鋪設,給予主動回收紙箱的客戶一定積分獎勵,將快遞包裝納入垃圾分類系統,按照原材料屬性進行分類回收。
冷鏈還應提升軟硬件
關鍵詞4
冷鏈物流
全國政協委員、北京首農食品集團知聯會會長唐俊杰:推動農產品冷鏈物流行業高質量發展。
全國政協委員、新希望集團董事長劉永好:建議加強產地倉與冷鏈物流建設,打通農產品出村“最先一公里”。
全國政協委員、中信資本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張懿宸:加大在冷鏈領域的基礎設施投入,鼓勵發展冷鏈物流龍頭企業。
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后,生鮮農產品供應不穩定等事件時有發生,暴露出冷鏈物流行業的諸多漏洞。另一方面,疫情防控期間,疫苗等需要通過冷鏈物流運輸,對冷鏈物流的需求日益增長。去年以來,冷鏈物流一度被社會熱議,但尚不完善的冷鏈物流體系難以滿足市場需求,今年全國兩會期間,這一熱點再次受到多位代表、委員的熱切關注。
據悉,我國冷鏈物流發展處于初級階段。由于冷鏈基礎設施和冷鏈技術水平尚存短板,在加工、運輸、儲藏、分銷等環節有效設備不足,在運送過程、運輸形態、時間掌控等方面無法保障時效,導致我國果蔬的運輸、儲存等環節損耗率較高。鑒于此,冷鏈物流發展還應從硬件和軟件兩頭著手,提升物流效率。
在完善基礎設施方面,我國應鼓勵有能力的綜合物流企業加大基礎設施建設,支持大型生鮮農產品企業和冷鏈物流企業建設具有集中采購和跨區域配送能力的農產品冷鏈物流集散中心,形成一批具有全國性和綜合性服務能力的冷鏈物流龍頭企業。
在提高冷鏈物流信息化和數字化水平上,我國應引導冷鏈企業加大科技投入,通過智能化改造,提升冷庫倉儲分揀的自動化程度,以及冷鏈運輸配送的調度優化能力,降低冷鏈成本。同時,不斷完善溯源技術,健全冷鏈追溯管理平臺,實現全鏈條可追蹤可保障,以應對常態化疫情防控要求。
網絡貨運合規問題如何治理
關鍵詞5
網絡貨運
全國政協委員、天津濱海新區政協副主席蔡慶鋒:要制定專門的增值稅抵扣稅率,搭建聯合管理模式,形成多方共同參與的協同治理機制,加大網絡貨運平臺整治力度。
蔡慶鋒在調研中發現,由于占領運輸市場較大比重的依然是個體運輸戶,從業者去稅務局開具增值稅發票給平臺抵扣的主動性不高,導致網絡貨運平臺缺少必需的進項發票抵扣,增值稅稅負較重,尤其是互聯網物流信息平臺轉變過來的無車承運人,面對眾多散亂的個體運輸戶,要及時、足額地取得增值稅專用發票進行抵扣,確實面臨客觀困難,網絡貨運面臨行業稅負率偏高,增值稅稅負較重的壓力。
對此,蔡慶鋒建議國稅總局針對網絡貨運平臺經濟特點,制定專門的增值稅抵扣稅率,降低司機端開取專票抵扣門檻,允許平臺從其他渠道獲得更多的進項抵扣,從而降低網絡貨運平臺企業稅負率,使網絡貨運行業擺脫現在找稅收洼地,依靠地方政府高額返稅作為支撐企業發展的畸形現狀。
如何提升網絡貨運產業治理水平?蔡慶鋒認為,國家要建立頂層數據互通通道,搭建聯合管理模式,推進跨部門數據共享,從部門“單打獨斗”逐步轉變為協同監管、“智慧監管”,創新行業監管方式,建立信息通報制度,指導轄區內地方管理機構基于網絡貨運經營者的信用等級和風險類型實行差異化監管,順應“互聯網+監管”以網管網的監管要求;定期將監測數據上傳至交通運輸部網絡貨運信息交互系統,并與國稅總局建立信息共享機制,爭取將交通運輸部信息交互系統反饋給稅務部門。
“在堅持底線監管的前提下,防止過度監管扼殺創新,既需要政府的引導、理解、認可和寬松管理,更需要自由競爭的市場為創新的企業、平臺提供容忍風險的環境。”蔡慶鋒指出,應充分發揮行業協會的自律和引導作用,探索建立政府、平臺企業、行業協會等多方共同參與的協同治理機制,組織、引導和督促企業貫徹落實國家關于發展網絡貨運平臺經濟的法律法規和政策方針,規范企業經營行為,加強行業自律,研究建立爭議、投訴處理機制和反饋機制,完善社會監督,實現網絡貨運產業健康有序發展。
- 11-18· 50多位院士齊聚雄安 未來之城科創展新篇
- 6-17· 四川代表團出訪西亞北非三國 對外開放乘勢“向西”
- 3-11· 劉振芳代表:積極推動中國鐵路“走出去”
- 3-16· 代表委員聚焦“數字經濟”:風口之上如何提檔升級?
- 3-13· 徐安策代表:中老鐵路打開黃金大通道
- 3-13· 尹忠代表:構建立體化交通網
- 1-16· 省人大代表劉濤建議:盡快推動落實高鐵動車實行浮動票價
- 3-15· 代表委員為快遞包裝“更瘦”“更綠”支招
- 3-11· 人大代表為中小微企業發聲 吁深化“數字+自貿”改革破十難
- 3-11· 人大代表李小紅:增設自動擋貨車駕駛證 解決貨車司機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