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了!全國公路機構改革大盤點
編者按
當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疊加新冠肺炎疫情沖擊,行業之變在時代大詞匯頻繁翻牌的過程中閃現:“雙循環”新發展格局、新基建、一張網、農村公路“兩通”、綜合執法改革、去行政化、資產整合……2020年就是在這樣的變化中走來又走去,世界變化正在加速,時代進程正在加速,行業變革正在加速。《中國公路》雜志社盤點了行業發展重點領域的全國性進程,作為2021新年巨獻,以期在巨變中尋求規律和趨勢。同時,也以此為行業奉上一份跨年禮物,祝福行業在新的一年牛氣沖天!
全國公路機構改革大盤點
自2017年交通運輸行業開展承擔行政職能事業單位改革試點工作至今,全行業改革持續推進,本刊編輯部根據公開資料搜集整理了全國省級公路管理單位的改革情況,截至2020年12月底,全國已有20個省級公路管理單位出臺了改革方案,或者已掛牌。
在這20個單位中,除北京市路政局被整體并入北京市交通委之外,其余皆為公益一類事業單位,其中,副廳級(副局級)的有12家、正處級有7家。
人員身份是本輪改革的焦點之一,根據目前掌握的情況,20個已經出臺改革方案,或者掛牌的省級公路管理單位中,除北京市路政局被整體并入北京市交通委,人員全部為公務員之外,還有6家單位人員身份為參公管理,12家為事業編制。
本輪改革還有一個引人矚目的焦點問題,就是各單位的名稱。據統計,19家改革后的單位(除北京市路政局之外),延續“局”名稱的有4家,其余15家皆改為了“中心”。
在這15家中心中,有4家含“交通”字樣,它們是遼寧省交通運輸事業發展中心、山東省交通運輸事業服務中心、河南省交通事業發展中心和江蘇省交通運輸廳公路事業發展中心,其中江蘇省交通運輸廳公路事業發展中心的名稱中雖然含“交通”字樣,但只表明它與省廳的隸屬關系,而其他三家則不然。根據改革方案顯示,河南省交通事業發展中心將整合公路、航運兩方面的職能,而遼寧省交通運輸事業發展中心則擔負了公路、水路、行政執法、漁船檢驗等方面的職能。
值得一提的是山東省交通運輸事業服務中心,除了公路、水路之外,更將地方鐵路、機場、城市軌道交通等基礎設施建設養護有關工作整合到一家,體現了大交通融合的理念。
在15家中心的名稱中,有2個高頻詞,一是“發展”,共有9家,二是“事業”,共有8家,看來把公路、交通當成事業來發展,已經成為國家和行業的共識。在其余12家中心中,最多的是“發展中心”,共有5家,還有2家“管理中心”、2家“服務中心”和3家“事務中心”,名稱各不相同,職責也不相同。
- 4-21· 一季度全國鐵路發送旅客10.74億人次
- 4-21· 一季度全國鐵路發送旅客10.74億人次 同比增長5.9%
- 4-14· 一季度全國鐵路完成固定資產投資1312億元
- 4-14· 一季度全國鐵路固定資產投資完成1312億元 同比增長5.2%
- 4-14· 全國鐵路清明假期運輸預計發送旅客8450萬人次
- 3-10· 全國數據工作會議提出 深入實施數字化轉型工程
- 2-24· 全國首個!《網約貨車運營服務規范》西安市地方標準實施
- 2-17· 全國鐵路春運發送旅客突破4億人次
- 2-17· 全國鐵路春運發送旅客超4億人次
- 2-17· 元宵節全國鐵路預計發送旅客1030萬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