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航協呼吁為新冠疫苗運輸做好準備
確保疫苗的安全運輸是全球航空貨運的世紀使命。一旦新冠肺炎疫苗投入使用,其空前巨大的運輸規模將給航空貨運帶來挑戰。近日,從國際航空運輸協會(以下簡稱“國際航協”)媒體例會上獲悉,現在正是對新冠肺炎疫苗運輸進行周密計劃的時候,國際航協呼吁各國政府推動整個物流供應鏈加強合作,確保設施、安保和邊檢流程順暢,為疫苗的運輸和分發任務做好準備。
在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后,全球市場對航空貨運的需求遠比對航空客運的需求旺盛。國際航協的數據顯示,今年7月,航空貨運需求(以貨運噸公里計)同比減少13.5%,而航空客運需求(以收入客公里計)同比減少近八成。雖然可用貨運運力同比減少了31.1%,但收益比去年增長了60%。目前航空貨運業務為航空公司貢獻了約1/4的營業收入,貨運收入的增加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客運收入減少帶來的虧損。
國際航協首席經濟學家布萊恩·皮爾斯表示,隨著一些國家封鎖政策的解除和邊境逐漸開放,商業信心已經反彈,全球GDP將出現V形復蘇。由于旅行需求復蘇緩慢,航空公司已經縮小了運營規模,現役寬體客機數量遠未恢復到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前的水平。目前,行業面臨的一個挑戰是航空貨運運力短缺。事實上,世衛組織、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全球疫苗和免疫聯盟的報告均顯示,在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后,疫苗計劃遭遇嚴重困難,部分原因是航空運力有限。
據了解,僅向78億人提供一劑疫苗,便可裝滿8000架波音747貨機。雖然陸路運輸也將發揮作用,但只有通過航空貨運,疫苗才能快速、安全地運抵世界各個角落。國際航協理事長兼首席執行官亞歷山大·德·朱尼亞克表示:“即使假設一半疫苗可以通過陸路運輸,航空貨運仍將面臨有史以來最大的一項運輸挑戰。在規劃疫苗運輸計劃時,各國政府必須關注到目前有限的空運運力。如果邊境繼續關閉,疫苗的空運能力將大打折扣。”
為確保產品質量,疫苗運輸的溫度必須可控且不得延誤。考慮到新冠肺炎疫苗的分發和運輸規模,國際航協呼吁在冷鏈設施方面做好相關準備工作,包括確保溫控設施和設備的可用性、對工作人員進行疫苗時間—溫度敏感性的相關培訓、提高疫苗監測能力等。同時,疫苗運輸的潛在數量需要及早規劃,確保靈活變通。
在邊檢流程方面,與衛生組織和海關當局有效合作對于確保及時獲得監管批準、采取適當的安全措施和清關程序至關重要。國際航協呼吁,對于運輸新冠肺炎疫苗的航班,給予快速飛越和著陸許可,免除對機組人員的隔離,取消運輸疫苗航班的運營時間宵禁,在疫苗運抵時給予優先處理等。
- 6-9· 國際航協公布4月全球航空貨運市場相關數據
- 12-29· 國際班列雙向互通,為經濟快速恢復注入“鐵力量”
- 12-5· 荊門國際內陸港鐵路專用線開通
- 8-11· 贛州國際陸港2022年中歐班列冷鏈專列首發
- 5-19· 成都國際商事法庭首審涉外商事案
- 5-19· 海南國際貿易單一窗口空港口岸物流服務系統上線
- 5-2· 強健國際貿易鏈,義烏外貿大增速
- 3-3· 虹橋國際開放樞紐:以長三角2%面積貢獻近10%經濟總量
- 2-28· 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培育的“重慶觀察”
- 2-10· 國際互聯網安全日,谷歌分享 5 條網絡安全小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