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最大規模北斗高精度定位路測啟動,將跑遍全國高速公路
7月31日,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完成全球組網,北斗應用迎來新的發展機遇。基于北斗地基增強系統和星基增強系統組成的時空智能能力,澎湃新聞了解到,全球最大規模北斗高精度定位路測已于近日啟動。讓北斗“天上好用,地上用好”,相關的創新應用已率先展開驗證。
澎湃新聞從千尋位置網絡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千尋位置”)獲悉,隨著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全球組網完成,公司已于近日啟動業內首個高精度定位大規模路測,將在全國所有高速公路和主要城市高速路展開算法驗證。這標志著北斗高精度定位量產技術將在智能駕駛領域大規模落地,為智能駕駛提供時空智能基礎設施的安全保障。
千尋位置負責建設和運營國家地基增強系統“全國一張網”,構建了一張北斗高精度時空網絡。7月31日,千尋位置宣布“全國一張網”覆蓋范圍再次升級,在之前已能覆蓋全國大部分區域的基礎上,實現國家高速公路網同步全覆蓋,可提供實時厘米級定位服務,為智能駕駛“鋪路”。
圖為7月20日千尋位置智能駕駛量產高精度定位服務FindAUTO在廣州路測實況。
首期大規模路測將為期近一年,測試車輛搭載千尋位置自研的時空智能算法和北斗高精度定位服務,跑遍全國的高速公路和主要城市高速路,針對不同天氣、不同海拔多場景進行測試,不斷驗證和迭代算法和服務。此前千尋位置已累計完成30萬公里的高精度定位路測。
根據目前的測試結果,測試車輛實時動態定位精度最高可達2厘米,能夠很好滿足L3級以上智能駕駛和車路協同的廣泛需求,實現車道級導航。所謂車道級導航,是指車輛不僅知道自己開在哪條道路,還能夠分辨出自己行駛在哪一根車道上。
在智能駕駛中,高精度定位技術已成為核心要素。業內越來越多的意識到,高精度定位,在惡劣天氣、重復場景等各種復雜環境下,可以大幅提高智能駕駛的穩定性和安全性。
2020年是北斗大規模應用“元年”。其中,在智能駕駛領域,無論是基于北斗高精度的時空智能基礎設施,還是應用,都在加速升級或落地。
在基礎設施方面,基于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千尋位置在全國已建設2600個北斗地基增強站,形成國家北斗地基增強系統“全國一張網”。2019年底,千尋位置啟動“全國一張網”的升級工作,首次進入西部無人區,對已建成高速公路展開覆蓋建設工作。截至2020年7月,千尋位置已完成建設和調試工作,實現國家高速公路網同步全覆蓋,包括剛開通的連接北京和新疆的G7高速公路在內。對于正在規劃或建設中的高速公路網,千尋位置會繼續跟隨國家路網建設步伐,同步實現北斗地基增強站覆蓋。
在應用方面,6月17日,首款北斗高精度定位5G V2X智能車正式上市。依托千尋位置提供的北斗高精度時空智能服務,廣汽新能源埃安V的定位精度達到厘米級,行駛更加安全、可靠。今年還將有多款智能汽車搭載千尋位置的北斗高精度定位能力量產上市。
目前,千尋位置是國內唯一具備全覆蓋、全場景、全天候服務能力的時空智能能力提供商,利用北斗高精度定位與授時等新一代技術,千尋位置的FindAUTO時空引擎已達到車規級量產能力,為L2.5級的高速公路自動巡航, L3級的高速智能駕駛,或特定場景的L4級無人自主泊車提供精準、可靠、安全的高精度時空絕對基準。
除了智能駕駛應用外,北斗正在進入各類應用場景,還包括測量測繪、智能城市、公共服務、行業升級等五大領域。
千尋位置首席執行官陳金培表示,北斗不僅僅是部署于高空的衛星導航系統,它更是和每一位老百姓息息相關的國家重大時空基礎設施。天上北斗衛星系統,地上北斗地基增強系統,有了這樣的基礎設施,萬物可以實現對時間與空間的更高分辨和感知,千尋位置將更好推進北斗的應用落地,讓各方收益北斗全球服務,將時空智能帶給全球的合作伙伴。
- 4-18· 始于青島,布局全球,全球捷運:國內領先的跨境物流服務企業
- 7-4· 我國最大陸路邊境口岸運輸通道再升級 集裝箱換裝能力提升一倍
- 6-20· 亞洲最大鐵路樞紐客站北京豐臺站20日開通運營
- 6-13· 大規模小麥機收全面展開 夏糧生產豐收在望
- 6-9· 北京全球創業大賽吸引5000余項目報名
- 4-6· 大規模留抵退稅政策在遼寧落地實施
- 1-27· 全球首張!順豐物流無人機獲中國民航局運行牌照 可噸級運載
- 1-17· 國內最大海上風電自升式勘探試驗平臺交付啟航
- 1-7· 全球首創!北京冬奧列車暨高鐵5G超高清演播室上線
- 12-17· 全球首個零碳碼頭智慧綠色能源系統在天津并網發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