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貿易量繼續縮減
敦豪(DHL)最新的全球貿易指數(Global Trade Barometer)又下降了兩個點,降到了45個點,這表明未來三個月里絕大多數主要經濟體的貿易量將進一步收縮,只有印度除外,印度的海運貨運量仍舊居高不下。
由于全球經濟增長停滯,德國、中國和美國的貿易量都在縮減。
據預測,全世界的貿易量在短期內會進一步縮減,大部分主要經濟體的貿易活動預計都將會產生縮減,只有印度除外。
就敦豪最新的全球貿易指數來看,總的貿易指數預計將下降兩個點,降至45個點,這意味著盡管勢頭溫和,全球貿易量還將繼續減少。
報告指出:“同以前的變化趨勢不同,這次這種縮減趨勢是非常穩定平緩的,這種縮減既沒有加速的趨勢,也沒有要停止的跡象。”
自2018年12月指數跌至60個點以來,單個季度的指數也呈現穩定下降的趨勢,于2019年3月份降至僅56個點,但仍呈現出微弱的漲勢,隨后一路跌破50個點的閾值,這一閾值是全球貿易指數分析法用以劃分貿易積極與消極增長的分界線。
該指數于6月份跌至48個點,于9月份跌至47個點,這個月又進一步下滑至45個點。
敦豪稱:“貿易指數低于50個點的閾值反映了貿易增長停滯。除印度外,所有經調查的國家都受到了貿易增速減緩的影響。”
據敦豪稱,空運與集裝箱海運貿易量的縮減共同導致了總貿易量的縮減。空運貿易指數下降了3個點,跌至42個點,而集裝箱海運貿易量指數下降了2個點,跌至46個點。
敦豪全球貨運代理(DHL Global Forwarding?Freight)董事蒂姆·斯卡瓦奇說:“估計2019年全球貿易保持較為溫和的變化趨勢。但是,我們絕對不能忘記近幾年里全球貿易的高速增長就如同攀登珠穆朗瑪峰一般。現在我們正在走下坡路,但我們目前還是處在很高的位置。”
在所調查的7個主要國家中,有六個國家的貿易呈現負增長趨勢:德國和中國的貿易指數都下降了3個點,分別跌至45個點和42個點。據敦豪稱,德國這種狀況主要是由空運貿易量的縮減趨勢所導致的,其空運貿易指數驟降了7個點,跌至45個點。
報告指出:“中國貿易增長的放緩是由于不景氣的空運與海運貿易。這使得中國成為所有調查的國家中貿易增長趨勢最薄弱的一個國家。毫無疑問,這種縮減的趨勢主要是由于中美貿易戰。”
盡管美國的貿易指數幾乎一直維持在44點不變(與上一期的數據相比只減少了一個點),其貿易量預計也將產生進一步的縮減。
韓國總貿易指數下降了2個點,跌至43個點。
通過該指數可以看出,印度是唯一成功維持貿易量穩定增長的國家,其貿易指數增長了5個點,達到54個點。報告說,這要歸功于其穩定的海運貿易量增長。盡管印度的空運貿易量在不斷縮減(其空運貿易指數下降了4個點,跌至44個點),但其海運貿易指數增長了整整10個點,達到了60個點。
除了印度以外,日本和英國的貿易量增長也十分突出。
雖然就9月份更新的數據來看,日本和英國是僅有的兩個貿易量呈現積極增長趨勢的國家,但這兩個國家同樣也是本時期內貿易量損失最嚴重的兩個國家,兩國的貿易指數都跌破了50個點的閾值。
從前一期的數據中就可以看出英國的貿易量已經有縮減的趨勢。之后的三個月里,英國的貿易指數首次跌破閾值:其貿易指數下降了4個點,跌至49個點,貿易指數顯示英國的貿易量呈現較微弱的縮減趨勢。該縮減趨勢是由空運(空運指數下降4個點,跌至49個點)與海運(海運指數下降5個點,跌至48個點)貿易量的輕微縮減共同導致的。
該報告指出,“經過了幾個季度的回彈之后,這一貿易趨勢顯著反映了英國脫歐的不確定性”。?
- 12-23· 全球首個!上海港集裝箱年吞吐量突破5000萬標箱
- 11-21· 貿易方式多樣推動我國外貿蓬勃發展
- 11-11· 上海向全球投資商公布八大重點投資領域
- 10-14· 全球最大功率漂浮式風電機組在江蘇下線
- 10-14· 貨通全球、物暢其流 國際新航線助力“中國制造”走出去
- 8-29· 省際間貿易更暢通 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積極推進
- 8-8· 全球集裝箱吞吐量第一大港上海港再擴容
- 7-1· 跨國貿易“加速跑” 一圖了解中國跨境電商發展有多快
- 6-20· 全球數字經濟盛會即將啟幕 共繪數智新時代藍圖
- 6-20· 全球數字經濟盛會即將啟幕 共繪數智新時代藍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