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快遞生活方式:快遞是全國人均1.6倍,愛買愛退偏愛上門退換
作為互聯網原住民,快遞已成為90后生活方式。2020年1月17日,波士頓咨詢發布《90后的快遞生活》報告顯示,90后99%以上的包裹來自網購;他們月均6個快遞,其中“社恐人群”愛用菜鳥驛站收件;他們愛買愛退,寄件中個人享受類產品多、生活類少,偏愛小哥上門退換貨;他們關注隱私,普遍參與綠色回收、環保公益。
月均6個快遞,“社恐癥”愛用驛站收包裹
報告顯示,90后月均收到6個快遞,相當于全年72件,這是全國年人均45件的1.6倍。其中99%以上的快遞都來自網購,多為美妝服飾、數碼電子等個人享受的潮流品,生活類產品相對較少。
“這就是90后一代。”波士頓咨詢董事總經理、全球合伙人陳慶麟表示,“作為互聯網原住民,90后依賴線上社交與購物,快遞已成為日常:他們‘獨而不孤’,關注流行、精明消費,相信‘顏值即正義’,相比上一代,有自己獨特的網購觀念和生活方式。”
最早一批90后已經30歲了,整體逐步從校園過渡到職場與家庭,無論是收件還是寄件,已形成自己的行為方式。
調研顯示,相比其他人群,90后更接受菜鳥驛站和快遞柜,對自助式的服務接受度高,原因包括免費保管、找件省時、安全不容易丟件等。
“他們更傾向于使用代收服務而非送貨上門。”報告認為,個中原因是注重個人隱私,很多人希望避免與快遞員直接接觸,以及“不愿麻煩別人”。
值得注意的是,90后尤其是95后注重環保,參與快遞紙箱回收再利用比例更高,更偏愛有綠色回收的驛站。
愛買愛退,退換貨偏愛小哥上門取件
“愛買愛退”是90后快遞最大的特點之一,寄快遞退換貨占很大部分,2/3的人有過這一經歷。
報告顯示,不同城市線級的90后中,一線城市文件寄件多,新一線城市則是服飾等多,退換貨頻繁。
“刷微博、種草APP看到博主推薦什么都會想買來試一下,可能有些不適合自己就退了,或者轉手賣了。”一位95后在校大學生說。
對寄快遞來說,90后首要考慮的是寄件時間靈活、隨時可寄,寄件價格是次要因素;不同城市也有差別,一線城市使用上門快遞更多,二線及以下城市居民價格敏感度較高,生活節奏慢,更有時間在驛站、網點等線下寄件。
調研表明,相比其他人群,90后使用菜鳥裹裹上門寄件更多。
“最近寄快遞主要是退換貨,現在網購一般都有運費險,直接線上下單就有小哥上門,給商家寄過去就好,非常方便。”接受調研的90后女生說。
“對90后來說,網絡世界是主要精神載體,他們追求個性真我,樂于分享與評價。”上海交通大學博士生導師、報告作者之一張大力教授表示,“隨著消費力快速崛起,其快遞生活方式,正在成為影響行業趨勢的重要力量。”
本文已標注來源和出處,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
- 3-31· 驛站效率翻倍!良田快遞出庫儀實測:1秒1件、0漏掃、免云存儲
- 3-3· 90.2億人次! 2025年春運“跑”出新紀錄
- 3-3· 預計超90億人次!2025年春運出行火熱
- 1-27· 快遞業迎來年貨寄遞高峰
- 11-18· 我國快遞年業務量首次突破1500億件
- 11-14· 快遞業務迎高峰 智能科技推動物流業“加速跑”
- 10-28· 快遞業務旺季啟動,單日業務量再創歷史新高
- 10-21· “快遞下鄉”十年 鄉鎮快遞網點覆蓋率達98%
- 10-10· 快遞業務收入9個月超萬億元
- 7-29· 二季度快遞服務全程時限縮短至53小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