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時74個月成蘭鐵路茂縣隧道全線貫通
(記者戴璐嶺)2020年1月12日,建設中的成蘭鐵路傳來捷報,歷時74個月建設的成蘭鐵路茂縣隧道全線貫通。由于極為復雜的地形、地質條件,成蘭鐵路被譽為中國最難在建鐵路。
此次開通的茂縣隧道位于四川省阿壩州茂縣光明鎮,隧道穿越我國著名的龍門山后山活動斷裂帶核心部位,全長9913米,屬全線重難點工程。
記者了解到,茂縣隧道穿越3條斷層、2條背斜、1條向斜,龍門山后山活動斷裂帶長達700米。施工過程中受高地應力、汶川地震余震影響明顯,為適應活動斷裂產生的錯動和位移,保證隧道結構不破壞,成蘭鐵路公司組織多次專家論證,進行現場試驗,從動物脊柱得到啟發,采用短節段寬接縫,賦予了隧道適應錯動及轉動的能力,同時加強結構設計并預留富余空間,做到了“結構安全,經濟適用,易于修復”的目的。
在活動斷裂核部,受構造擠壓,隧道圍巖極其破碎,呈粉末狀,原始地應力高,隧道發生了嚴重的擠壓變形,最大變形量達190cm,拱頂沉降值達到78cm,變形量在國內在鐵路建隧道中罕見。通過一系列現場試驗及研究,采用高度機械化的施工,實現“快挖、快支、快錨、快封閉”,創新采用分次多層支護,長短錨桿組合的變形主動控制支護體系,成功通過變形段落。
茂縣隧道由中鐵17局承建,在建設中成功應對三線合修大跨段、雙線變寬合修、左右線分修小凈距段三大難題。其中隧道三線大跨段最大開挖斷面為22.67米×14.10米,平面面積高達320平米,為普通單線隧道斷面的3倍以上,在我國在建鐵路隧道中非常罕見。在隧道雙線變寬合修段,斷面面積要從84.8平米分14次變化漸變為261.83平米,開挖工法頻繁轉換,多達7種。高峰時段,掌子面多達17個,為確保設計措施落實到位,提高施工效率,中鐵17局專門配置了三臂鑿巖臺車、錨桿臺車、濕噴機械手、液壓襯砌臺車等隧道施工專業設備,強化機械化配套作業,確保了施工的安全和質量。
74個月的時間里,建設者們以嚴謹的科學態度、堅韌不拔的毅力和永不言敗的的決心,相繼攻克技術難題,反復試驗驗證總結的“成蘭鐵路高地應力軟巖大變形控制技術”在全國推廣,并申請實用新型專利16項,形成省部級施工工法5項,為我國西南地區軟巖隧道施工積累了寶貴的經驗。(
- 1-20· 歷時298天!市域(郊)鐵路成都至眉山線工程首個盾構區間順利貫通
- 7-25· 歷時14年!這條“最難修建的鐵路”今日通車
- 11-4· 歷時兩年半,國家一號高速公路的這段完成提檔升級
- 11-4· 歷時37個月!重慶城開高速“地下水簾洞”貫通
- 7-15· 河南14個高速項目同步開工
- 4-13· 約1474元!網件Wi-Fi 6電競路由XR1000發售:延遲大降93%
- 12-7· 14個關鍵詞速讀五中全會公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