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三角區域一體化發展規劃出臺,港航業要這樣做
12月1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長江三角洲區域一體化發展規劃綱要》(以下簡稱《綱要》)公布。本規劃綱要是指導長三角地區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一體化發展的綱領性文件,是制定相關規劃和政策的依據。
為推動形成區域協調發展新格局,規劃中對長三角港航發展做出以下指示:
為協同建設一體化綜合交通體系,要協同推進港口航道建設。推動港航資源整合,優化港口布局,健全一體化發展機制,增強服務全國的能力,形成合理分工、相互協作的世界級港口群。圍繞提升國際競爭力,加強滬浙杭州灣港口分工合作,以資本為紐帶深化滬浙洋山開發合作,做大做強上海國際航運中心集裝箱樞紐港,加快推進寧波舟山港現代化綜合性港口建設。
在共同抓好長江大保護的前提下,深化滬蘇長江口港航合作,蘇州(太倉)港建設上海港遠洋集裝箱運輸的喂給港,發展近洋航線集裝箱運輸。加強沿海沿江港口江海聯運合作與聯動發展,鼓勵各港口集團采用交叉持股等方式強化合作,推動長三角港口協同發展。加快建設長江南京以下江海聯運港區、舟山江海聯運服務中心、蕪湖馬鞍山江海聯運樞紐、連云港亞歐陸海聯運通道、淮河出海通道,規劃建設南通通州灣長江集裝箱運輸新出海口、小洋山北側集裝箱支線碼頭。完善區域港口集疏運體系,推進重點港區進港鐵路規劃和建設。加強內河高等級航道網建設,推動長江淮河干流、京杭大運河和浙北高等級航道網集裝箱運輸通道建設,提高集裝箱水水中轉比重。
為合力打造國際一流營商環境,要加快大通關一體化。深化口岸合作,加強協調對接,提升通關一體化水平。加快建設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國際貿易“單一窗口”,推動港航物流信息接入,實現物流和監管等信息的全流程采集。建立進出口商品全流程質量安全溯源管理平臺,開發信息化電子標簽,整合生產、監測、航運、通關數據共享和業務協同,實現全鏈條監管。統籌區域內中歐班列資源,提高班列雙向常態化運行質量效益。
為推進投資貿易自由化便利化,要實行國際運輸自由。提升拓展全球樞紐港功能,在沿海捎帶、國際船舶登記、國際航權開放等方面加強探索,提高對國際航線、貨物資源的集聚和配置能力。進一步完善啟運港退稅相關政策,優化監管流程,擴大中資方便旗船沿海捎帶政策實施效果,研究在對等原則下外籍國際航行船舶開展以洋山港為國際中轉港的外貿集裝箱沿海捎帶業務。推動浦東機場與“一帶一路”國家(地區)擴大包括第五航權在內的航權安排,吸引相關國家(地區)航空公司開辟經停航線。
為推進環境協同防治,要加強港口船舶污染物接收、轉運及處置設施的統籌規劃建設。持續加強長江口、杭州灣等藍色海灣整治和重點飲用水源地、重點流域水資源、農業灌溉用水保護,嚴格控制陸域入海污染。
- 12-26· 長三角鐵路貨運單日裝車年內11次刷新紀錄
- 11-24· 長三角鐵路開辟綠色通道保障秋糧運輸
- 11-7· 長三角鐵路“一體化”打開發展新格局
- 10-31· 長三角鐵路以卸促裝保暢通
- 10-10· 珠三角“鐵海快線”項目實現新突破
- 9-19· 長三角鐵路中秋假期發送旅客653.1萬人次
- 8-29· 密織區域網 深耕增量盤
- 8-25· 長三角鐵路9月1日起推廣實施電子化補票
- 7-18· 長三角中歐班列開行穩中有升
- 6-2· 江蘇區域創新交出亮眼成績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