盒馬試水共享冰箱,當天賣剩商品免費送?
今年9月份,有微博網友遭遇了盒馬的“大型食物丟棄現場”:當天賣剩的飯菜、甜品、飲料、點心等都被工作人員丟到了小推車里,顧客提出拿走或者購買都不可以。對此,有網友表示理解,但也有網友覺得可惜。
當時盒馬曾回應稱,盒馬一方面會努力提升訂貨的準確性,另一方面也在探索更加合理的處理臨期商品的方法。
針對上述問題,近日,盒馬在上海紅點城店門口放置了一個“共享冰箱”,也被稱為“盒馬21:30深夜補給站”。工作人員介紹,這是壹基金和盒馬在門店進行的試點,每天晚上9點半到10點,工作人員會挑選一些當天銷售剩余但品質無礙的商品,免費給到“盒區”內有需要的人。
據介紹,“共享冰箱”是壹基金的一個公益項目。具體到本次與盒馬的合作試點,是盒馬挑選適合的商品,壹基金方面圈定領取對象,并有志愿者負責發放。盒馬方面表示,從這幾天的試點情況看,流程上還有很大提升空間,共享冰箱也需要進行定制化的改造。如果試點成功,未來有機會向上海全市的門店推廣。
目前,在盒馬日日鮮的品牌下,綠葉菜、鮮豬肉已經各達十幾種,冰鮮雞肉也已上架,還在不斷擴展鴨、鴿、鮮奶等新品類。無論商品的保質期是3天、5天還是7天,盒馬日日鮮均只做1天的售賣期。
在這樣的前提下,盒馬商品的更換速度自然要提升許多,這個過程造就的賣剩商品就會高出許多,所以,共享冰箱的出現能夠有效處理這些商品,避免了食物的浪費。盒馬的共享冰箱計劃具有一定的可行性,未來或許會成為其他生鮮電商傾力效仿的對象。
除此之外,盒馬的“綠色盒區”計劃也在持續進行中。截止今年10月,消費者在盒馬門店消費時不購買塑料袋的“減塑種樹”行動,已產生能量近10億克,相當于為地球種下5.6萬棵梭梭樹。
同時,盒馬也在不斷優化包裝,降低包裝環節的塑料使用。截至2019年9月,盒馬通過改造商品包裝,已減少塑料耗材約70噸。更多消費者也自發加入到環保行動中。盒馬門店內的塑料回收機,已累計回收塑料瓶23.3萬只,塑料制品14噸,不少消費者統一從家里帶來塑料瓶到門店進行回收。
- 10-30· 海南“六水共治”項目落地 已完成治水投資133億元
- 4-13· “滬”平安,保民生,上嘉在行動
- 4-24· 盒馬鮮生天貓旗艦店正式亮相,商業生態閉環更加完善
- 3-9· 盒馬有機鮮正式發布
- 11-1· 盒馬如何做鮮度管理?搭建全新的物流體系
- 9-1· 盒馬鮮生怎么樣?盒馬mini首店開始盈利,第三家店開進上海郊區